作为土生土长于斯,走过民国到今天的古稀老人,见证了也正见证着平昌城市发展的艰难和今日的辉煌大手笔!由衷感激历届平昌发展的引领者和弄潮人!
曾经艰苦争取民国设置县治于江口镇,那条磨得大坑小坑的青石板老街,就是最有力的见证人;解放之初,百废待兴,农业县落后的农业产业,可想而知了。吊脚木楼的油灯,巴河石矶的捣衣声,渔船上的墨鸦扑棱激灵声,交相辉映回响在县城上空……
百货公司的青砖楼房,县委青砖老大楼,就是那个岁月的地标性建筑。外县的同窗讥笑我们:平昌的工业区在造木船,电灯没有油灯亮,旅馆是红苕食堂……我们因此而口角,而拉扯,而愤然割席!
潘书记,引领办电站,开拓新平街!曾经把图片寄予曾经交恶的同学,引以为平昌的骄傲与自豪!再后来,袁家坪出现大街,直通汉王庙,平一中坐落在城市正中央!谁敢相信它不是梦?可是,它确实不是梦!
发展无止境,追求更辉煌。代有才人出,不乏弄潮手!目前,四座彩虹桥将凌空飞架,金宝新区横亘在巴河岸,将与信义社区和老城区,勾连一片。铁龙飞驰进入五一车站,大动脉畅通输血,人脉陡然上窜,三江财源绵绵不断,托起平昌绚丽多姿多彩的明天!
出自肺腑感谢时代大潮里的英雄豪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