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在长宁县花滩镇文化中心的坝子里,一群爱好者跳起了蜀南穿花灯。只见男的左手挠灯、右手提帕,女的左手舞扇、右手舞巾,各站一方,踩着节奏,对面穿插,边唱边舞,转身亮灯甩帕,踩锣鼓点子转园圈。极具川南特色的唱腔,生活中随手拈来的唱词,简单大方的舞步深受群众喜爱。“蜀南穿花灯是川南著名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车灯的其中一种,起源于民间、扎根于民间, 朴实而真诚地反映了川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风,”长宁县民间艺人刘国书介绍到。 http://sichuan.scol.com.cn/ybxw/img/attachement/jpg/site2/20120601/00219b76eaeb1132782b0e.JPG
据长宁县文广体局干部卢根柱介绍,在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长宁县抓紧将“车车灯”申报宜宾市“非遗”的进程。车车灯属地方戏曲艺术中的说唱类型, 形式短小活泼,融歌、舞、戏于一体,纯情、质朴地反映民间生活,乡土气息浓郁,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优势,具有历史和教化等方面的价值,在川南地区广为流行。
长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张玉龙说,“据有资料可考的记载,‘车车灯’是从明代就兴起于民间,由于农村地区文化生活贫乏,人们就把民间生产、生活趣事编成韵,随处传唱,逐渐与狮灯、牛牛灯等一道成为民间的娱乐休闲方式之一。”车,在这里带有运动的含意。“车车灯”由一名“车芯”和两名或四名逗车人组成,另配锣鼓、乐器和若干帮腔人。车芯是主角,又叫“座车匠”、“车幺姑”,多为男扮女妆。独特的装饰打扮,极为妖娆。表演时,以碎步扭动,随唱词内容、弦律和逗车人的兴趣调情、取乐、搞笑。逗车人不分男女老少,各自化妆,手拿异色绸段或纸扇或提上马灯。在“车芯”的前后或四周扭动、领唱,并以自然的手势、怪像挑逗“车芯”。而车灯的内容以传情记事为主,多数是颂扬型。一般以八句为一段,每句五至十字,也有“七字灯”和“全十字”灯。唱腔分为高腔、平腔、下河腔和落魂腔等多种,最后一句众人重复高唱一遍,场面壮观。每完一段,就打几折锣鼓。渲染气氛,调整人员。灯首将马灯提起来,鼓乐即停,演唱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