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修行纲领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修行就是将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想法,说法,做法加以改正。学佛之人贵在修行,所以应当认真学佛修行。以下总结给所有学佛修行的人做一个参考。 ㈠、信心十足。修行之路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因此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要求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坚持走下去!尽管前面是坎坷的道路,但只要跨过了,前面就会有光明的道路在等着。 ㈡、知足常乐。修行之人应该粗衣淡饭,不重金钱名誉,放下所有的一切执著,全身心的承担。在清净平淡的生活中,去除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烦恼。 ㈢、持戒忍辱。修行之人应当严持戒律,遭苦能忍,远离恶行、烦恼,奉行十善。要有一颗慈悲、包容的心,感谢有情众生,给了我们无穷的机会来修行菩提心。 ㈣、乐善好施。修行之人应该发心向善,广做布施,不怕吃亏,回向众生。修行就是要吃亏!要做别人不愿意吃亏而不做的事,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我们内心的贪嗔痴。 ㈤、忏悔业障。修行之人应当自我反省,时刻观照自己,调整自己,改变自己。要将身上长期形成的恶习去除,就需要我们拿出信心、决心、勇气来克服。 ㈥、随喜功德。修行之人应该见闻他人行善,身心顺从,以身效法。只有随喜行善众生,才能消除我们内心的嫉妒心。放下世间的一切执著,不去妄想、不去追求。 ㈦、静心念佛。修行之人应当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倒驾慈航,度化众生。以静坐念佛的方式,寻回自己身上不生不灭的佛性。以一句佛号去代替我们脑海中的妄想杂念,远离分别、执著、烦恼。 ㈧、常随佛学。修行之人应该不离菩提,不离佛学,共享法味。应当发菩提心,牢记佛陀的教诲,修习善根。学习佛的发心、佛的智慧、佛的行为、佛的事业。 祈愿修行之人早日放下所有的一切执著,全身心的承担,坚具信心,念佛修行,净化心灵,深信因果,广结善缘,奉行十善,念佛往生西方,倒驾慈航,度化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