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30日开赛以来,“多彩西充·幸福家园”大型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已吸引630个节目报名参赛,其中的160个节目晋级将于8月举行的初赛。这场由西充县委、县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承办的文化盛事,已在西充掀起一股强劲的“文艺风”,众多“潜伏”的“达人”纷纷登台秀才艺,海选现场弦丝潮韵、曲艺书画,可谓异彩纷呈。
弟弟被淘汰 哥哥“接力”圆梦舞台
7月14日上午9时许,西充县城纪信广场舞台周围人头攒动,台上海选紧张进行,幕后众选手候场等待。“你等会儿上去,不忙给评委观众鞠躬问好,等唱完一段后才打招呼,记住哦。”舞台一侧,王玉琼再次给即将上场的丈夫李超荣拽了拽衣角,叮嘱上台的“注意事项”。
“我这次参赛不仅代表自己,更是代表已经离开了这个舞台的弟弟。”身着蓝色坎肩,头包“白羊肚毛巾”,腰缠白汗巾,一身陕北“范儿”的李超荣延续着弟弟李超财未尽的舞台梦想。在上一场海选中,弟弟李超财因忙着和评委、观众打招呼,而没有跟上音乐节奏被淘汰。
“天上三光日月星,地上五谷万物生……”高亢嘹亮的歌声引来喝彩声一片,来了劲儿的李超荣配合着间奏,有模有样地扭起了秧歌。最终,评委一致举牌让他晋级。
“我们两兄弟总算有一个留在了舞台上。”下场后,李超荣舒了口气,他说,他和弟弟从小爱唱歌,一家人吃饭、聚会时,常常是说唱就唱。
此次参赛,兄弟俩唱的是同一首歌,穿的是同一套表演服,服装是哥俩一起设计制作的,“如果都晋级,我们就再做一套,现在看来一套就够了。”李超荣语气中带着些许遗憾。
彰显“专业”优势 师奶级演员挑战芭蕾
参赛的选手中,西充县业余艺术团九龙健身队的队员们无疑称得上“得奖达人”。2011年,这支队伍赴安徽省合肥市参加由文化部、民政部联合举办的“舞动社区”第四届全国健身舞蹈汇演,荣获老年组金奖。此次,九龙健身队参加海选的是健身球舞《红太阳的光辉照西藏》。
音乐响起,12位身着藏族服装的演员轻快起舞,尽管均已年过半百,但舞步轻盈,手中的健身球舞得簌簌有声。表演不到一分钟,就被评委裁定直接晋级。
对于直接晋级这一结果,该队队长李贵吉并不意外,他说,为冲刺决赛,特意聘请专业老师指导排练了一台老年芭蕾舞,以加大舞蹈难度,获得竞争优势,“现在,这些师奶级的队员每天要训练两个小时,以前从没有跳过芭蕾舞,这么大年龄了还要练习踮脚尖,很辛苦。”
对这次赛事设置的万元大奖,九龙健身队的队员志在必得。
亲友变身“追星族” “粉丝团”升级“助唱团”
“加油!”“雄起!”“我们永远支持你!”每当一位选手上台,台下总会有一小群观众闹腾一阵,粉丝团的投入程度丝毫不亚于台上。
“侄女要来参赛,我专门从成都赶回来助阵,礼物都准备好了,成功了就是奖励,如果失败,就当是鼓励了。”观众席上,年轻帅气的庞勇高举写有侄女名字的彩色牌子,来回摆动。“侄女小时候学会的第一首歌就是我教的。”看着舞台上的侄女,作为“启蒙老师”的他很有成就感。
前来参赛的每一位选手几乎都有亲友“组团”助阵,比赛现场不时出现亲友在台下和着节奏与选手一起演唱的情形。“粉丝团”直接升级为“助唱团”,台上台下融为欢快的“KTV”。
乡土表演很有戏 “老戏骨”最爱是川剧
县城的海选热闹激烈,乡镇的海选屡现奇葩。川剧、划彩船、莲花船、莲花闹、快板、唢呐、口技等原汁原味的乡土表演,张扬着质朴随性的原生态气息。
“咿……”一声高腔和着弦乐越拔越高,一记鼓点,戛然而止。7月20日上午,在义兴镇的海选赛区,患有帕金森综合症的高光映老人左手持话筒,贴放在腹前的右手不断无规律地颤抖。而在他身后敲锣打鼓伴奏的,均是七八十岁的老人。
高光映说,因为这次比赛,许久未过戏瘾的老兄弟们又聚在了一起。负责大锣的何家昭老人已经86岁高龄了,因为听力不好,老人只能带着助听器上台伴奏。而对于被淘汰这一结果,也在高光映的意料之中,他说,“我们年龄都很大了,能有这个机会再唱一次戏,已经心满意足了。”
川剧表演似乎备受老年参赛者的青睐,观凤老年协会川剧座唱组的表演让观众耳目一新。只见舞台上,一位拉二胡的老人旁边,一个特制的架子固定着堂鼓、大锣、大钹等8样乐器,他叫何伦金。老人坐在麦克风架旁,边演唱,边左右开弓击打架子上的8种乐器。何伦金说,因为找不到这么多人伴奏,他受架子鼓的启发,设计了这么个架子。对于待定的结果,何伦金并不气馁,他说可能是因为操作还不熟练的缘故,还要好好练习。
“很久没有看到这类表演了,感觉很新奇。”该县文化馆馆长庄为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