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bzlzk

对丑陋的巴中人。是巴中人非看不可。。。火火火的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9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光是巴中人整个四川人都是消费不理性的人!

发表于 2012-8-9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分缺点有是对的,巴中以前的人苦,这世投胎来享福啊。

发表于 2012-8-9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_^罐头 发表于 2012-7-3 10: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反正巴中最出名的就是办事效率低,工作拖拖拉拉。去机关政府办事就知道了,8:30上班,稀稀拉拉的去上班。。 ...

但,既然当了党员,你们就该好好做事,不然今世之福是下世苦啊。

发表于 2012-8-9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得很有道理,本人同感,支持

发表于 2012-8-11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就操了 没钱滚蛋

发表于 2012-8-11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别以巴中人为噱头,中国人都这样!

发表于 2012-8-11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我看来,巴中不缺钱,呵呵

发表于 2012-8-12 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诚者自成 发表于 2012-8-4 15: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巴中人的穷操令鄙人咂舌:今年回家一趟,见到的朋友抽的烟没有低于30的,打牌没有人打10块的,吃顿饭没有5、 ...

真的是这样啊,我就不知道了,我朋友一个月也就三四千,怎么天天都是中华烟,天天打麻将都是20或50,不知道那里来的这么多钱,估计巴中很多人都这样吧。

发表于 2012-8-13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深思

发表于 2012-8-13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对。去年我回家看。一个小镇麻将馆都有20几家。有些人球钱没有。抽3元的烟。还要打20元的血战到底。真的应了这句话。在家喝浆子,在外摆架子。

发表于 2012-8-13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河蟹’

发表于 2012-8-13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放任畸形的房地产市场必然滞后通江社会经济的发展









    看到通江的房价在近两年以来一路向上狂飙,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已经超过周边邻县和地区的平均房价。如果你了解通江的县情,并且也略知一些当前的国情,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看待这种现象,你都会担心通江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会更加艰难。其实高房价造成的后果,政府和民众大都心里明白。但是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也是通江城镇化进程加速的这几年,通江的房价不断上翻几倍,而政府的反应和应对能力却如此之差,让我不得不认认真真地再次提到这个话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为什么狂涨的房价会滞后通江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以下几个问题。





1.老百姓如果把财富聚集在不动产房地产上,会破坏通江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不是居民拥有住房的数量来决定的,而是这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多少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智力密集型企业和拥有多少高素质的人才才是关键。为什么中国与印度同样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只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产业,而印度则是智力密集型的软件产业?我看这个问题大家都应该明白:那就是中国人把财富都凝聚在不动产房地产上了,没有实力重磅投资教育、产业和科技研发等事关国家长久竞争力的原因。同理,如果通江房地产掏空了通江人民的腰包,他们有什么能力去投资教育和发展产业呢?





2.通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国家的转移支付和在外务工人员的劳务收入。通江当前没有工业,农业的边际效益极低,所以通江的自身“造血”能力太低,导致了通江的外来资金主要依靠国家的转移支付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务收入。通江在外务工的人员不低于20万人,并且这些务工人员全部是通江农村年轻力壮,知识结构高的一部分人。留下的老人、小孩和妇女对发展农村产业的热情不高,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发展农村产业这个问题,认认真真地理顺一下如何发展城镇经济的思维。





3.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不能给通江长远发展的带来好处。在中国人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眼里,贫困就是吃不起饭,穿不起衣,看不病,上不起学,大家都在吃“亮红苕”生活,如果上级的扶贫让你吃得起“大米红苕干饭”了就算他们扶贫到位了。所以这几年通江的扶贫工作总在解决农村吃饭穿衣的圈圈里打转转,忽略了城镇建设,滞后了城乡经济的发展,所以通达路十几年来一直处在坑坑洼洼之中并不为怪。





根据通江现阶段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交通现状,通江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催生出大企业和大公司,在工业化不发达的情况下发展农业产业化更是一句空话。农业产业化更需要密集的资金供给、高含量的技术要求、高标准的人才需求。并且通江的农副土特产品与全国相比较又不具有独占性。从我了解在外经营土特产品挣到钱的通江商人,他们经营的土特产品并非来自于自己的家乡,这个现象说明了我们的农业特色产品与其他一些盛产区在价格和质量方面没有可比性。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土特产品的品牌方面做文章,不能大规模地进行发展,以至于既缺失了竞争力,又破坏通江的生态环境。





4.西部大开发并不能给通江工业化带来生机,通江的最大优势资源是生态旅游资源。中国的西部太大了,并且也是一个资金、技术、人才非常贫乏的地方,可以说西部大开发也只能依靠西部的中心城市尽力辐射周边地区和农村而以。另外,东部沿海一带的产业发展一直没有走出“制造业”,这个圈圈,说明白一点还是“来料加工”为主的制造工业。加工企业的低利润直接导致了广东企业工人的工资十几年来涨幅不大,同时也导致了东部沿海地区的民营企业一直在艰难中奋进。在东部沿海大部分的企业根本还没有完成产业转型和技术革新之际,现阶段让东部沿海的企业向内地转移产业和多余的发展资金是极不现实的。另外,如果一个企业在东部沿海投入100元人民币,可以赚50元,如果到西部来投资,由于技术、人才、交通和信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只能赚到10元,你说他们干吗要来到西部投资呢?所以,我们不要不切实际地盲目外出招商引资发展通江的工业,应该把本县的最大的生态资源保护好,努力把通江建设成为一个生态旅游大县,给中产阶层和富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和居住的环境才是通江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5.通江县城的人口承载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1986年通江县城的人口还不足5万人,经过20年的发展,县城的实际人口已经不低于12万人了。快速增长的城市人口与城市滞后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了城区的道路交通、排污、住房、就业、上学等诸多公共基础和公益设施超负荷地运转,所以县城平地起水淹死人的出现、满大街的麻将茶馆林立、因找不到停车场而随处乱停乱放的车辆、见缝插针象鸟笼一样的建筑、中小学校超大班等现象的普遍存在也就不足为奇。





如今,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老百姓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城镇迎来了又一个前所未有的移民高峰时期。通江县城的规划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局限性,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极不配套,并且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根本没有大规模地改造的能力与必要。根据目前县城的市政和公益设施,通江县城最大的人口承载能力与极限在15~20万人左右,给县城造成了极大的人口接纳压力,所以重新规划选址建设通江的中心城镇应该是非常急迫的一件大事。





根据以上认识,所以我们必须警惕通江现阶段畸形的房地产市场掏空了通江老百姓的腰包,进而滞后通江的社会经济发展。 房地产不能维护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房地产不可能成为通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通江的房价不断飙升的原因不单单是城镇用地的紧张和规划滞后,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市场的需求量大。通江大规模外出务工的高峰期应该1990年之前,十七八年来长期在外务工人员不低于20万人,并在不断地递增,而这些务工人员大部分已经到了40岁左右的年龄阶段了,并且也通过多年的劳务收入慢慢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资金。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大,孩子的成长,以及自己的知识结构不适应大城市的需要,慢慢地他们都要回流到故乡。由于在外务工期间长时间与城镇生活的接触,已经熟悉和习惯了城市生活,所以他们更愿望在城镇拥有一个家,以便给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和教育环境。其实城区中小学校就读学生已达3万多人,各个学校超大班的现象足以证明这个问题。近几年,如果通江在外务工人员如果只有5~10万人需要回通江城镇购房,通江城镇的住房需求量也是5~10万套左右,涪阳镇街道的住房用地已经是无地可批,证明了城镇移民时代的到来,所以说住房需求是真正拉动了通江房价的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





投资和消费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角色是提供公共服务的,真正的主角应该是全体国民,所以一个健康的市场经济体系应该是藏富于民。试问一下,如果让通江老百姓特别是在外务工人员把十几二十年的积蓄都用于了住房消费,他们又怎么拿钱来对子女进行教育投入,又拿什么来进行投资创业呢?如果通江的普通老百姓没有了钱,通江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活力又在哪里呢?是不是永远让通江的特权阶层继续垄断通江的各种产业,获取高额利润之后移民到大城市生活,留下一帮穷光蛋继续陪伴我们的政府长期挣扎在脱贫战线上呢?我的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大家看看你周围利润可观的各个行业,哪一个又没有行政事业部门中有关人员参股?各个行政事业单位稍微过得好的,哪一个又没有自己的第二产业?并且这一部分人,谁个又没有在成都和重庆购置房产呢?高房价实际上是在让外来资本疯狂地席卷通江普通老百姓的财富,掏空了普通百姓的腰包,杜绝了他们健康地参与到通江的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由于住房是一个特殊的商品,每一个家庭必须拥有它,不论它升值空间有多大,只要不出让,永远也不能增加使用者的财富。畸形的房地产必然导致了富人更富,穷人更穷。所以政府不能与房地产商一起在高得离谱的房价中狂欢,必须迅速采取以下强有力的措施杜绝房地产掏走通江人民的发展资金。在此我建议:





1.迅速另外选址规划一个15万人口的中心城镇,让通江的行政中心迁移,理性健康地迎接通江城市化进程的到来。让诺江镇真正成为一个红军文化旅游城,中心城区只拆不建。政府在现阶段城市化进程中不能简单地依靠土地来增加通江的财政收入,应该减少和控制建房成本的上升,我县本来就是一个穷财政,为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再穷一点又如何呢?政府的职能部门应该与民间人士共同详细调查通江建房价格,面向社会公布房地产商的建房成本,以此来指导老百姓的购房价格,杜绝大家的盲目跟风和房地产商的恶意炒作。目前,通江的乱修乱建十分突出,究其原因一是需求,二是房地产高额的利润让大家都红了眼,哪里还管什么法律与规章了。所以允许和鼓励私人联合建房,用疏导和规范来指导私人建房,只要符合规划和国家政策,就尽量由下向上简化审批程序,以便城镇化进程有序地进行。





2.千方百计地鼓励和帮助个体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让通江的个体经济来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灵通”,让他们杀出一条“血路”,各自去寻找通江经济的突破口。我县发展健康有序的个体经济最有力的主力军应该是已经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并在外获得一技所长的20万左右在外务工人员。所以怎样保护在外务工人员的财富在通江合理的消费和利用,应该成为政府的主要任务。所以我们更应该防止虚高的房价掏空务工人员十几二十年的积蓄。





3.迅速规划通江旅游的大框架,把通江旅游定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到外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面向有实力和旅游开发经验的大集团招商,让他们来通江整合旅游资源,以此来推动通江第三产业的发展,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





4.把教育作为立县之本,倾全县财力进行教育投入。注重幼儿和小学教育,培养孩子们的良好的习惯养成;每年利用两个假期对全县的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教育;让全县知识品行高的人到各个学校做义工主讲德育课,让全县中小学生每周至少接受3个课时的德育教育;让西部青年志愿者到村小去,让他们的知识和见识去影响农村孩子的成长,不必要让他们在机关帮忙打杂浪费大好的青春时光。使通江的教育实实在在地起到提高通江国民整体素质的作用,让通江人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能力。

  个人认为这篇文章适用于整个巴中地区。




综上所述,既然房地产不能成为通江的支柱产业,我们必须采取以上四点措施来缓解通江城镇化过程中的压力,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警惕房地产掏空通江人民的发展资金,葬送了通江社会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发表于 2012-8-14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操他的,我穷我的,这社会看不惯的多了,心态平稳点可以养生。

发表于 2012-8-14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求钱没得,打牌还打多大!

发表于 2012-8-14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哇 愤青太多了,但也只能说说而已,过后还是一样滴。

发表于 2012-8-14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透彻,有见地。巴中人真应该好好看看,从而改变自己,最终达到改变整个巴中的社会风气。提高巴中的全民素质。

发表于 2012-8-14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有道理,但有些是全国普遍存在的

发表于 2012-8-14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属实。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