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丁久久
最近听闻广西柳州食人鱼猖獗,引起民众恐慌,看来这是真实的事情。食人鱼原本生活在南美洲,最近几年被好事者作为宠物观赏鱼类带进中国,进而不负责任地放生到自然水域,引起令人恐惧的后果。看来我国的海关把守并不严密,我们也要谴责那些好事者,这可不是恶作剧而可能是毁灭性灾难。这种攻击性极强的物种,繁殖能力很强,18个月就性成熟了,而且一年可繁殖多次,在中国南方水温适宜的江河里生存,又没有亚马逊河电鳗等天敌,可能会迅速壮大起来,也可能在中国产生攻击力更强的变种,那结局将不可收拾。
听闻这个消息我忒惊慌,像我等喜欢在自然江河里游泳的男子,以后下水不得不提心吊胆,说不准老二倏地就没了,被食人鱼咬去大快朵姬,遇到食人鱼群,可能五分钟不到就剩下一堆白骨了,甚为恐怖。我不得不行动起来,赶紧查阅资料,绞尽脑汁,思考围捕食人鱼的对策。最近又有消息,食人鱼在湖南也发现了,看来已经不再是柳州一方的事情,食人鱼大军已挥师北上,说不准长江已经有了,再不久巢湖、太湖也都有了,夏季水温高,也便于他们持续蔓延开来。
俺觉得,这样大的一个外来物种入侵事件,首先应该督促政府重视,政府首先应该成立防治食人鱼委员会,像当年防治血吸虫病一样,多管其下,把这种危害降到最低。俺这可不是玩笑,食人鱼在中国水域没有天敌,而且繁殖能力强,以其他鱼类和动物为食,是很容易壮大起来的,或成为一种鱼灾。如果政府不重视,那各种社会资源难以调动起来,也难以打胜捕灭食人鱼攻坚战。这是第一点思路:政府得立项,成立项目组,招募一些鱼类研究专家,同时分区域布点监控食人鱼的蔓延速度,也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警觉。
第二步,就是分析食人鱼的特性。比如食人鱼对水温、水质要求,生活习性、疾病灾害等,并研究在中国淡水鱼种类里,到底有没有可能培养一种食人鱼的天敌?如淡水鱼中的杀手——乌鱼和鲶鱼。乌鱼体积大,流线形体型游速快,且是食肉鱼类,而食人鱼体积小,因身体扁平状,游不快,如果在可能存活食人鱼的水域里投放成年乌鱼或鲶鱼,有没有可能把食人鱼给灭了?这个要研究一下。
第三步,要布防食人鱼监控网络。首先得选择多一些采样点,以保证数据准确,如柳州河水域目前情况比较严重,得密集布设食人鱼采样点。数据采集思路可暂定两种:一种是用视频采集,即在一些清水区域安装工业相机,下部连接一个点动装置,也就是模拟鱼饵,间歇性地触动鱼饵落水的声音,吸引对声音敏感的食人鱼类过来,摄录下来分析。第二种就是传统的人工采集,组织钓鱼者协会会员密集去钓鱼,钓上来发现是食人鱼就统计记录下来,或者成立灾情人工上报系统,得收集这些食人鱼灾情的最新情报信息。
第四步就是灭鱼。灭食人鱼光靠传统的人工捕捞可能没用,也灭不完,除了寻找中国淡水鱼里的天敌外,也该想想别的办法,比如食人鱼喜欢把鱼卵产在水里的树根上,如果能把鱼卵都找着,那灭掉食人鱼的可能就比较大了。或者逮住一条食人鱼后,不把它杀死,而是在它身上植入跟踪芯片,跟随信号找到食人鱼群或活动区域,那就真是“放长线钓大鱼”了,可以一网打尽。
有此四点步骤,当可以有效防治食人鱼,只是不知人们能否重视此次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