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1895-1946)原名冯森,号荫伯,出身在北京一个富商家庭,清末随父入川。他自幼才思敏捷,聪颖过人,家里特聘一位举人教他读书,在诗词歌赋方面有一定修养。冯父是个戏迷,晚间常带他去看京戏,他由此爱上了京戏,能自拉琴,自清唱,后来父亲送他到洋务局办的成都英法文官学堂念书,他却常到会府“可园”等戏园登台票戏。17岁时,他毅然投笔从戎,投身于蔡锷护国军保卫民国的洪流。在护国军中川人不少,都喜欢川戏,当时冯森已是连长,他也会唱川戏,便和大家一起唱。到36岁时,冯森竟下海登台唱川戏,艺名天籁,取不事雕琢,得自然之趣之意。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红极一时,被誉为“丝弦大王”、“老生泰斗”。上海百代公司请他灌制留声唱片,其中《北海祭祖》《祭岳》和他与名旦薛艳秋合作的《长生殿》最为脍炙人口,风靡一时,到了40年代,在戏班老板的淫威下他有病也得演出,身体不支只得乞灵干鸦片,染上大烟瘾,在51岁那年满怀悲愤辞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