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家讨论最多的是参加完高考的孩子报的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云云。孩子成绩好,考上好学校已经成为了家长的骄傲谈资,很多羡慕的家长更是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了,让孩子变得更加累。前不久《中国青年报》报道,上海6岁的彭鹏为到当地一所重点小学读书,参加了一场持续一个多小时的“幼升小”考试。在规定的20分钟内,用计算机完成200道逻辑题,平均6秒钟做完一题。据了解,报考这所重点小学的孩子多达3000余人,而最终招收的仅有60个学位。“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压力已经剥夺了孩子太多的童趣和快乐,现在“幼升小”都要考试了,让孩子太累、太累了,别让孩子成为学习的工具。
这样的选拔测试违背幼儿教育和成长规律,而且对于学校来说,这样的选拔也显然有失公平。一些学校根据“幼升小”成绩编排实验班、特长班等,在给这些孩子特殊照顾的同时,也就有意无意冷落了其他普通班的孩子。对于刚步入小学的孩子来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刚刚开始,学习潜能的开发、特长爱好的培养正需要老师的指导开发,就此武断地给孩子们分出等级、贴上标签,恐怕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苛刻的考试让孩子早早远离了快乐的童年。幼儿园最后一年变成了学前班,早早远离了喜爱的玩具和游戏,即便是寒暑假和双休日,也在家长的带领下奔波于各种培训机构,孩子没有了快乐的空间和时间;面对远超自己智力水平的问题,疲于应付各种没完没了的考试,孩子们早早戴上“小眼镜”,弯起了腰、弓起了背,没有了健康的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