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28|评论: 1

[剑阁·新闻] 剑阁县文化强县建设纪实。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7-16 16:08 | |阅读模式
让文化之花开遍剑门大地
——剑阁县文化强县建设纪实
近日,“百度”搜索引擎两大搜索关键词由剑阁“独享”成为“趣”闻。输入“剑阁万人书法”时,“百度图片”里海量图片记录着剑阁书法人的创作、交流场景;输入“十大五个万”时,跳出来的首条消息就是剑阁“文化十大工程和五个‘万’活动”。剑阁的文化建设由“只有百度知道”变成了“连百度都知道”,到“地球人都知道”了。剑阁文化已开“万”朵花。
  十大工程: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剑阁孕育了花灯、皮影、傩戏、根雕、剪纸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还诞生了南宋礼部尚书黄裳、明代兵部尚书赵炳然、清代湖南布政史李榕等一批历史名人。我们有责任发掘这些深厚的文化,增进我县的文化底蕴!”剑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政国告诉记者,该县除安排专门的班子整理、搜集资料外,还通过招商引资、借助民间力量,抢救性挖掘道教、佛教文化,整理传统瑰宝,恢复、开放各类曾经辉煌的历史文化遗迹。
  目前,该县志公寺正在加紧改扩建,道教鹤鸣山公园打造即将完工,以岳飞思想为主题的宝龙山森林文化公园建设正全面铺开。该县已经成功编印《剑阁民间文艺丛书》、《剑门关景区诗词楹联书法作品欣赏》、《天下剑门》等多套书籍及画册数十本,书籍收集先贤达人撰写的剑阁诗文、各地流传的典故以及大家书法作品,全面展现了剑阁文化底蕴和剑阁发展新面貌,为剑阁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据悉,剑阁“文化十大工程”是指实施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群众文化普及工程、文化阵地提升、广电进村入户、文艺精品生产、城乡文明创建、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人才培植、文化体制改革工程等。
  从“文化遗产保护”到“文化产业促进”,剑阁县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本”的路子。剑阁县在景区向世人亮出三国文化、蜀道文化、关隘文化、红色文化“四张文化名片”。主打旅游“知识化”,提倡在享受青山绿水的愉悦同时增长知识,拓宽个人在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内涵。为此该县在景区还引入雄关杂技团、三国武士表演、川剧座唱、唢呐狮舞等民俗表演。剑门关重建开关至今年5月5日,门票收入6967.5万元,全县旅游产业综合收入19.51亿元,这其中就折射了剑阁文化的价值。
  五个万活动:“万”花齐开香溢园
  “书案前多一个写字的,麻将桌前就可能少一个打牌的。”70岁的张华明一手好毛笔字受人称赞。而剑阁县不满足毛笔字写家的现有“存量”,而是从小娃娃开始进行“万人”书法培训,求“增量”。
  至今,铜梁县教育委员会网站上还挂着《翰墨飘香润川渝》的新闻。报道今年2月7日上午,剑阁县文化教育考察团8人考察该县书法特色学校的事情。目前,剑阁县通过试点已经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学,其中剑门中学成功创建“四川省书法教育特色学校”。
  剑阁县的书法名家不断涌现,书法家王湖益书法作品几入国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即将批复会员资格。由他任主席的剑阁县书法协会里有多位县级领导是书法“骨干”。
  一花独秀春未至,万花齐放春满园。该县实施五个“万”活动,即实施万人学书法、万人跳坝坝舞、万人歌唱队、万名孝子评选、万名能工巧匠技术培训活动。把文化艺术的触角伸向社会的每个角落,引导每个乡镇甚至每个村组建不同形式的“草台班子”。
  该县拥有各类文艺协会12家,会员2000余人,涵盖书法、文学、诗词、戏曲、绘画、摄影等12个类别。600多名文艺工作者的1000多件作品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等各级表彰,3000多件文艺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各级新闻媒体播放刊登。近一个月以来,该县有8名同志加入省摄协,1名同志加入省作协。
三个百万奖励基金:真金白银给钱
  “我写剑阁的黄裳,纯粹是对历史的喜爱和对文学的热忱,从没想过剑阁县委县政府会给我这么高的奖金!”近日,9部描写剑阁的文化作品和2个剑阁的文化团队获得20万元奖金。历史小说《南宋名臣黄裳》的作者也收到了意外的“惊喜”。剑阁县制定了《剑阁文化研究创作资助奖励办法(试行)》。经过层层申报推荐、评审委员会评选、县委常委会审定并社会公示,6月28日,该县对2011年度优秀文化研究创作进行了资助奖励。所用资金来自剑阁县三个百万奖励基金之一。“‘大餐’年年有,期待天下宾朋共飨!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满意(0)
不满意(0)

发表于 2012-7-16 20:42 |
这个必须顶!
好像有些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被邻县抢注了,不知是不是真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