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汽车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大话四川论坛
›
安岳论坛
›
7月19日央视二套《消费主张》栏目播出安岳石刻专题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2749
|
评论:
16
[安岳新闻]
7月19日央视二套《消费主张》栏目播出安岳石刻专题
7月19日央视二套《消费主张》栏目播出安岳石刻专题
[复制链接]
柠都安岳
柠都安岳
当前离线
积分
7123
发表于 2012-7-20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7月19日19:18央视二套《消费主张》节目播安岳石刻(有视频地址)
如题,敬请关注!
首播时间:
首播19:18-19:57
重播时间:
次日16:14-16:53
独播频道:
CCTV-2
这是昨晚央视播放安岳石刻的视频地址。
http://jingji.cntv.cn/2012/07/19/VIDE1342703343293356.shtml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本楼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柠都安岳
柠都安岳
当前离线
积分
7123
楼主
|
发表于 2012-7-20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柠都安岳
柠都安岳
当前离线
积分
7123
楼主
|
发表于 2012-7-20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雄鹰在飞
雄鹰在飞
当前离线
积分
677
发表于 2012-7-20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愿我们的石刻与云冈龙门大足一起腾飞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雄鹰在飞
雄鹰在飞
当前离线
积分
677
发表于 2012-7-20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岳悠久的历史文化值得好好研究和传承,安岳人民是很有创造力的。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雄鹰在飞
雄鹰在飞
当前离线
积分
677
发表于 2012-7-20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电视台《消费主张》栏目主要关注消费生活领域的动态变化,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栏目组一行走访拍摄了安岳县的石刻艺人,参加了圆觉洞和紫竹公园的石刻景点。随后,栏目组记者用镜头记录了安岳县“坛子肉”的制作过程。记者们在采访过程中,对安岳县“古、多、精、美”的石刻艺术和石刻技艺的传承惊叹不已,对安岳的风土人情和名小吃等地域特色文化赞不绝口,表示将把安岳的饮食文化和旅游资源介绍给全国观众,提高安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栏目组一行还将对安岳县的柠檬宴、伤心凉粉等特色名小吃进行拍摄,届时将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雄鹰在飞
雄鹰在飞
当前离线
积分
677
发表于 2012-7-20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组记者,到安岳县实地拍摄石刻艺术和地方特色美食节目。
中央电视台《消费主张》栏目主要关注消费生活领域的动态变化,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栏目组一行走访拍摄了安岳县的石刻艺人,参加了圆觉洞和紫竹公园的石刻景点。随后,栏目组记者用镜头记录了安岳县“坛子肉”的制作过程。记者们在采访过程中,对安岳县“古、多、精、美”的石刻艺术和石刻技艺的传承惊叹不已,对安岳的风土人情和名小吃等地域特色文化赞不绝口,表示将把安岳的饮食文化和旅游资源介绍给全国观众,提高安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栏目组一行还将对安岳县的柠檬宴、伤心凉粉等特色名小吃进行拍摄,届时将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广电局)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雄鹰在飞
雄鹰在飞
当前离线
积分
677
发表于 2012-7-20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资阳安岳县连绵起伏的岩壁上,开凿有大小佛像十万尊,年代从唐朝延续到清代,尤以唐朝、五代、宋代佛像最为精妙。这些佛像由于过于分散,至今仍尘封于中国西南的一角,任凄风冷雨腐蚀他们的脸庞与身躯。安史之乱后,石窟从中原入蜀,又从广元、巴中到安岳,在这里,佛最终停下了脚步。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雄鹰在飞
雄鹰在飞
当前离线
积分
677
发表于 2012-7-20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到卧佛沟时,这里没有佛国的安宁,却如同城市工地一般热闹。村民撬开爬满青苔的青石板,工匠用铁凿与铁锤凿去石板的棱角,两个光着膀子的汉子抬起百十斤重的石夯。卧佛沟众神的涅槃之梦,在这个闷热的夏日清晨,为一声声清脆的凿石声惊醒。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雄鹰在飞
雄鹰在飞
当前离线
积分
677
发表于 2012-7-20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卧佛沟全长865米,宽约百米,两头窄,中间宽,形如船只,南北两边红色细砂岩壁上,开凿着84窟摩崖造像与15窟佛经,佛像总计有1600余尊之多。卧佛沟的村民,祖祖辈辈与佛像为邻,山上石头多,村里的老房子都是石基柱子,古道两旁也挡着石板,就连农家的风车都用石头砌成。卧佛沟至今还未通上公路,只能在跑马滩水库租乘小船,或者干脆绕个大圈从邻县遂宁借道,因而游客寥寥。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雄鹰在飞
雄鹰在飞
当前离线
积分
677
发表于 2012-7-20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卧佛全称“释迦牟尼涅槃图”,侧卧于山腰上,双目微闭,嘴角微微上翘,清晨,阳光撒满山沟,其中一抹斜斜地射在卧佛脸庞上,曲眉丰颐,慈祥端庄,俯视着山沟中忙碌的众生。
卧佛头下刻有“贞元”二字,贞元是唐德宗李适年号,此时的大唐王朝已经走到晚年。而早在安史之乱中,叛军攻占长安,唐玄宗入蜀避难,大唐帝国陷入一场亘古少见的动乱之中,北方、中原诸如龙门等大型石窟相继衰弱,盛唐以后,中原再无大规模石窟造像。
接过中国石窟接力棒的,则是四川。盛唐过后,四川石窟如雨后春笋,出现了广元千佛岩、皇泽寺,巴中南窟、北窟,邛崃石笋山诸多精品。有学者认为,四川汉代经南方丝绸之路与缅甸、印度相通,佛教造像早在东汉年间便在崖墓中出现;安史之乱中,中原大批官吏、商贾、工匠、诗人、僧侣、画师迁居入蜀,中国经济中心南移,石窟艺术循着金牛道,经广元、巴中、绵阳,再顺涪江流域经遂宁传入安岳、大足。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雄鹰在飞
雄鹰在飞
当前离线
积分
677
发表于 2012-7-20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卧佛院,安岳圆觉洞、千佛寨、上大佛寺、云峰寺部分石窟也出自唐人手笔。学者汪毅在《中国佛教与安岳石刻艺术》一书中提出了安岳石刻兴起的四个条件:其一,安岳地形以浅丘、中丘为主,逶迤的山峦与天然的岩壁,无疑是开凿石窟的绝佳场所;其二,安岳扼守巴蜀咽喉,唐朝名将程咬金驻守于此;其三,安岳物产丰富,官绅与百姓日子过得颇为安乐,有财力进行石窟造像;其四,安岳人崇佛,县内鼎盛时有寺庙百座,很多石窟皆是寺庙集资所为。
石窟从中原入蜀,又从广元、巴中到安岳,在这里,佛最终停下了脚步。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雄鹰在飞
雄鹰在飞
当前离线
积分
677
发表于 2012-7-20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卧佛沟众多石窟,有4个空空荡荡,看不到一尊佛像,却终年铁门紧锁。文管员打开锈迹斑斑的铁锁,一个唐代的世界跃入眼帘:唐人娟秀、遒劲的小楷从上而下爬满岩壁,飞天在经文中飞舞,纵然是工匠点着蜡烛,一凿一凿、一字一字雕刻出来,竟如雕版印刷一般精美、工整。在唐写本、唐刻本早已是一书难求的今天,当你置身于一个唐代经窟,满目皆是唐人娟秀飘逸的小楷时,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
中国石刻佛经始于南北朝年间,主要有摩崖、石柱、经幢、碑版四种形式,北京房山石经历隋、唐、辽、金、元、明六朝,雕有石板1万余块,无论是数量与字数都堪称全国之最。房山石经是标准的碑版佛经,经文雕刻在石板上,藏于藏经洞中;摩崖石经则不同,工匠先开凿石窟,磨平岩壁后刻写经文,相比之下工程量更为巨大,耗时也更为漫长,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并不常见。
卧佛沟现存摩崖佛经15窟,计三十余万字,安岳文物局副局长傅成金近年来几乎爬遍了卧佛沟每个山头,他发现,卧佛沟还有39个空窟,岩壁大多已经磨光,唐人刻写经文的计划,显然比今天能看到的更为恢宏。傅成金认为,卧佛沟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摩崖经窟。北京房山石经与安岳摩崖石经,一北一南,堪称中国佛教艺术的瑰宝。
1958年土改,4个经窟分给了一个叫吴亭华的当地人,猪圈、卧室、厨房、茅厕,恰好够用。吴亭华可能觉得岩壁上的经文不怎么美观,费尽气力铲掉一些;为了方便喂猪,他还在猪圈与卧室间开凿了一扇小门;空荡荡的经窟不能带来安全感,他又在门口的佛龛上凿了几个大洞,装了一扇木门。就这样,吴亭华终于心满意足地搬了进去,这一住就是5年,枕边是唐朝的佛像,就连炒菜,眼睛还能瞥到岩壁上的经文。四座唐朝经窟,就这样毁在了他的居家梦想中。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雄鹰在飞
雄鹰在飞
当前离线
积分
677
发表于 2012-7-20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天不亮,安岳船形村刘家碧老人便从家里出门,摸黑到后山的罗汉寺,说是寺庙,其实只是座破败的吊脚楼,吊脚楼依山而建,楼内岩壁上开凿有三龛佛像。十多年前,刘家碧用香火钱为三龛佛像上了漆,她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望,是为山上所有佛像都上一遍漆。不过,这个愿望可能会就此破灭,因为文物部门发现,罗汉寺石窟大多开凿于五代年间,而大规模五代石窟在中国并不常见,因此加以保护,保持原貌。
在船形村,你会发现,佛与你几乎没有距离。你只要头一转,就能看到那一尊尊早已风化斑驳的佛像;有些石窟甚至在你脚下,需要俯下身子才能一看究竟。西北、中原地区的石窟往往密如蜂房,高高在上,为何安岳石窟竟会在脚下呢?其实,石窟过去也开凿在半山腰,只是两边山体不断剥落,沟底越垫越高,相对高度渐渐缩小,佛像也从山腰走到?斯诺琅浴?
刘家碧点燃一支蜡烛,领我到后山,如数家珍地指点着这些陪伴了她数十载的佛像,她拨开岩壁上的藤蔓,告诉我哪里有题刻。微弱的烛光映红古老的石壁,一行斑驳的楷书映入眼帘:“天成二年岁次丁亥二月”。天成是后唐明宗李亶年号,就在两年前,后唐兵进成都,皇帝王衍开城投降,在押往洛阳途中被杀,前蜀灭亡。
自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以来,中原战乱频繁,兵连祸结,百姓民不聊生,大规模的石窟造像早已停止,迄今中国的五代造像,大多分布在四川、江苏与浙江,而又以安岳最为丰富。除了船形村,安岳圆觉洞、庵堂寺、千佛寨部分石窟也开凿于五代年间,这些石窟共同点在于:龛不大,进深浅,极少有大型造像,佛像线条也日趋粗犷、简约。
圆觉洞地处安岳云居山上,南坡凿有20余龛五代佛像,龛颇为袖珍,面积在1.5—3平方米左右,早已失去了唐代佛龛大气磅礴的气势。此时,一种叫“社”的组织在安岳频频出现,圆觉洞33号龛旁的一方天汉元年(公元917年)题记上,就有“社首赵义和、社户陈球、高山贞、庞进琳……”的记载,胡文和认为,晚唐五代年间,安岳民间流行结社造像。石窟造像从云冈、龙门的皇家血统走向了民间。
傅成金提出,五代乱世,四川偏安一隅,相对安宁,但百姓财力已远不如唐,因此龛都不大;历来被民间视为济世菩萨的千手观音在安岳五代造像中大量出现,暗示着百姓对安宁的渴求。安岳五代造像在2000尊上下,在中国独占鳌头,佛像虽然没有唐代的精美、大气,却如实地记录了中国石窟艺术流变的过程,保存了中国石窟的火种,因而意义非凡。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雄鹰在飞
雄鹰在飞
当前离线
积分
677
发表于 2012-7-20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 “唐盛宋衰”的历史在安岳被改写
2007年3月,摄影师袁蓉荪与油画家李耘燕第一次来到安岳茗山寺,山上精美的北宋石窟令他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天色变暗,下起了大雨,只得在文管员的小屋中借宿。就在几天前,一伙盗佛头的盗贼摸黑上山,锯下一个佛头,幸亏文管员及时报警,盗贼丢下佛头仓惶逃窜。
时隔两年,我和袁蓉荪再次登上茗山寺。当年借宿的小屋仍孤零零地矗立在山脊上,守卫佛像的狼狗的咆哮声依旧在山谷中回荡。茗山寺现存造像97尊,数量虽不多,但规模宏大,诸如高4.5米的观音、大势至菩萨,6米的文殊菩萨,6.3米的毗卢舍那佛,1.8米、并排而立的十二护法神像等都堪称北宋精品。千年的风吹雨打使岩石显现出来的层层肌理,在佛像身上留下了水波型的纹理线条,看起来更有一种沧桑之美,如同年轮,记录下时间的印记。文殊菩萨身后开凿有8个小圆龛,龛内各有佛像一尊,左边五尊正对风口,仅存模糊的轮廓;右边三尊由于岩壁的遮挡形成避风港,几乎完好无损。
宋代石窟存世最少,以致清代学者提出“唐盛宋衰”之说,认为宋代石窟早已衰落,不值一提,大足、安岳石窟的相继发现修正了这种观点,也向后人展示着中国宋代石窟之美。
宋代是安岳石窟的黄金时代,之前的圆觉洞、千佛寨仍在造像,又出现了茗山寺、孔雀洞、华严洞、毗卢洞、宝珠寺、圣寿寺、宝相寺诸多精品,石窟逐渐摆脱了五代的桎梏,佛龛气势恢宏,佛像大多大于真人,他们也早已不是云冈、龙门石窟中印度人、西域人的形象,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圆觉洞以北宋飞天闻名,此前中国飞天大多出现在壁画中,石刻飞天寥若星辰。飞天凌空飞舞,衣裙迎风摆动,想在冰冷的石头上雕刻出动感的飞天,其难度可想而知。圆觉洞四尊飞天缀刻于净瓶观音、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左右,颈绕飘带,手托花蕾,轻盈曼妙,静止的佛龛仿佛具有了动感,大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意蕴。
华严洞地处赤云乡箱盖山,有大小二洞,大洞华严洞高6.2米,宽10.1米,深11.3米,是安岳最大的石窟,正中禅坐毗卢遮那佛、文殊、普贤,圆觉、弥勒、普眼等十大菩萨分列左右,静静聆听佛祖教诲,传说当年石匠在洞内点烛开凿整整80年,历经两代人才得以完工;小洞为“大般若洞”,凿有释迦牟尼、孔子、老子坐像,这也是北宋佛、儒、道三教从对立到共融的见证。
回成都后,我拜访了刚从云冈、龙门石窟考察归来的李耘燕。多年来,李耘燕足迹遍布中国各地的石窟,试图用油画去诠释石窟艺术。在她看来,华严洞是安岳最美的石窟,“佛像的每个线条、衣褶的每个起伏,脸部的每个表情都恰到好处,工匠早已将自己的生命、信仰灌入其中,在你面前的,是雕塑之美,时光之美,也是生命之美”,李耘燕如是说。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雄鹰在飞
雄鹰在飞
当前离线
积分
677
发表于 2012-7-20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世夏一家可能是中国最有佛缘的家庭了。2007年我和袁蓉荪来孔雀村拜访他时,他正在烧晚饭,灶台透出的火光映红了一旁的佛像,佛像的脸庞早已被灶烟熏得漆黑。
房子是土改时分给周家的,当时灶台旁就有这样一尊孔雀明王佛像,周世夏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别人还要求神拜佛,家里有尊佛像不是更好?1979年,妻子戴玉兰嫁进了门,再后来两个儿子也出生了,孩子大了调皮,戴玉兰就嚷道:别在家里乱跑,当心脑壳撞到孔雀上。就这样三十年过去了,去年,周家老宅拆除,周世夏把新房建在孔雀明王旁边,他也如愿当上了文管员。
双龙街乡孔雀村与大足县毗邻,开车只需10分钟,村里不少人家亲戚就在大足,三五结伙地来看稀奇,啧啧地称赞:这尊孔雀明王跟咱县北山那个长得像哦?硬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大足北山孔雀明王,无论造像形态还是神韵都与孔雀村这尊极为相似。大足石刻的历史,一般认为始于晚唐普州刺史韦君靖,历五代至两宋,南宋大足高僧赵智凤在家乡宝顶山营造了纵横五里的石窟群,代表了大足石刻的最高成就。
事实上,大足不少造像都能在安岳找到原型,比如宝顶山大佛湾14窟柳本尊十炼图、2号窟护法神像、29窟圆觉洞,在安岳毗卢洞、华严洞、静慧岩、茗山寺都有类似造像,它们如同父与子一般,传承着一样的手艺与风采。几天的采访中,我发现石窟在安岳的分布其实颇有规律:靠近遂宁、乐至的千佛寨、玄妙观多是盛唐作品,县城中部高升大佛、塔坡、圆觉洞年代在中晚唐到五代,而宋代茗山寺、孔雀洞、华严洞、毗卢洞无一例外集中在与大足接壤地区,可以清楚地描绘出石窟从安岳到大足的历史脉络。
云冈、龙门往往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的早期时代,大足则是晚期石窟的代表,而安岳,无疑是从云冈、龙门到大足的渡口。正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刘长久先生在《西南石窟艺术》一书中所言:“安岳石窟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广元、巴中石窟中的盛唐之风,另一方面又开创了五代和两宋造像的新局面,使四川石窟进入到中国石窟雕塑发展史上的新阶段。”
南宋年间,大足石刻兴起,不少安岳工匠转投大足,迄今在大足留下姓名的29位石匠,就有18人来自安岳。南宋末年,蒙古入侵四川,安岳也难逃战火,在无止境的王朝更迭与战火过后,安岳石窟逐渐被尘封于枯藤、杂草与青苔中,直到1980年代才重新为世人所知。
2002年,孔雀村到安岳的公路旁,石先佳、石健父子正在雕刻一尊3米高的药师佛,父子俩趴在佛像上,用铁凿仔细打磨着药师佛头上的螺髻。黄昏,安岳迷蒙在一场难得的细雨中,断断续续的凿石声冲破雨帘,重新飘荡在这座古老城市的上空。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再美也是一场梦
再美也是一场梦
当前离线
积分
388
发表于 2012-7-22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2年,孔雀村到安岳的公路旁,石先佳、石健父子正在雕刻一尊3米高的药师佛,父子俩趴在佛像上,用铁凿仔细打磨着药师佛头上的螺髻。黄昏,安岳迷蒙在一场难得的细雨中,断断续续的凿石声冲破雨帘,重新飘荡在这座古老城市的上空。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
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