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tjxjtjbgslxz

通江县交通局关于“通江人”反映青杠林社道路建设问题的回复.doc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3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江是一个山区县,不通公路的社有的是。如果在网上都去说出来,那可能通江县委、政府都无法工作了。首先是钱的问题从那里出。县城边不通公路的社,要多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地理环境使然。天生,没办法。应将仅有的有限资金用到发展上去,才是通江人真正的出路。基础设施要不要,要,但应量力而行。把有限的资金全用在基础设施上了,发展怎么办。

发表于 2006-12-17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6-12-17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交通局有反应就正常了!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07-3-20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07-3-20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江唐书记,您给我们的钱喂了狗啦!

     唐书记,我们是至诚镇鸳鸯村六组(小地名叫青杠林)的在外务工的村民,我们这里有条总也修不通的“梳林路”(起于龙凤场乡“梳头石”——因有石阵如美女梳头而得名,止于青杠林,全长5公里多)。去年的4月1日,巴中日报的记者来我们这里实地考察、采访,写了一篇文章《青杠林人的痛,八年难圆路通梦》刊发在4月14日的头版头条。去年9月份,有热心的网友把这篇文章发到《四川新闻网》的《麻辣社区》,得到了以唐书记为首的通江县委、县政府、县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以及广大网友的高度关注,您在百忙中安排人去我们那里核实,还从牙缝里给我们挤出了一点炸药款,据说是1.3万元的“梳林公路启动资金”。
     可是唐书记,在我们鸳鸯村,您“县官”真的不如“现管”啊!就这点可怜巴巴的炸药款,村支书赵泽洪居然给我们“蒙”了!我们是前不久才知道的。
     您派的调查核实人员,只走到赵泽洪那里,然后到我们社与邻社的交界处“了望”了一下我们青杠林,我们10里左右的“梳林路”,他们给您反映说只有500米!他们只看了一个路头啊!
     去年冬天,村支书赵泽洪说他去跑路送礼搞了一万多元的什么“小维路资金”(我们估计是“道路小型维修的资金”的简称),说“梳林路”没有钱,施舍给我们一些炸药,用于放炮填我们与邻社之间那条“鸿沟”,若要修靠龙凤场乡那头的路,没门!我们青杠林在家的老弱人等,花钱租用风钻机打炮眼,总共用了不到1000元的炸药(炸药雷管的用量原始记录发在http://bbs.mala.cn/viewthread.php?tid=605317)。结果我们现在才知道,这所谓的“小维路资金”,就是您给我们的1.3万元“梳林公路启动资金”!镇党委李必栋书记也明确告诉我们,那1.3万元就是“梳林公路启动资金”!
     现在农民基本上没什么负担了,村级领导想象以往那样随心所欲地搞钱就不容易了,他们就在各种项目上揩油,雁过拔毛,不专款专用,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我们这来之不易的一万多元钱,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他们黑了!不晓得他们是屁眼儿黑还是心黑!我们青杠林人象傻子一样被蒙在鼓里,象乞丐一样在他们那里可怜地讨一点本来就是我们的炸药!
     据说你又在派人下来,甚至听说你亲自下来,我们青杠林人是望眼欲穿、翘首以待啊!

发表于 2007-3-20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中国人民很行在2006-10-10 10:55:00的发言:

一条村道八年没弄通,还要熬两年才有希望

交通部门还在那里振振有词

我看青杠林彻底自治,脱离通江县算了

顶!!!水浒!!1

发表于 2007-3-20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条件 有限

发表于 2007-3-21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

发表于 2007-3-21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江交通局还是负责任的!

发表于 2007-3-21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巴山一人在2006-10-9 23:38:00的发言:

呵呵,通江人同志,你如果多深入调查一下就好了,不能只凭自己的主观臆断。

    政府信息不公开  上那儿去深入调查?

    你若那天有空,就去有关政府部门"深入调查" 试一试    看看有多少人"热情接待"你

发表于 2007-3-29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江县交通局

关于“通江人”反映青杠林社道路建设问题的回复

 

 

 

 

通江人:

首先,感谢您对通江交通事业的关注和关心。您在四川新闻网“麻辣社区”发帖反映至诚镇鸳鸯村六社(小地名青杠林)公路不通农产品难变钱、八年持久战修的却是断头路、修通路需要干部支持协调等三个问题,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关于反应不及时问题

2006414日的《巴中日报》刊出《青杠林人的痛,八年难圆路通梦》后,巴中市委常委、通江县委书记唐豹同志就随即作了批示,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李模建庚即安排县委政研室、县交通局的工作人员在副县级干部、县通村公路协调领导小组专职副组长王再生同志的带领下深入至诚镇鸳鸯村6社,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并召开了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协调会议,着力解决该社群众行路难。随后,调查组对该社未通路情况形成了调查报告。

二、关于我县农村公路建设问题

全县幅员面积4116平方公里,辖49个乡镇524个村,总人口73万,是国家级贫困县。截至2005年底,全县通车里程虽达2900公里(其中省道310公里,县道335.5公里,乡道386.4公里),但没有一条乡道水泥路(油路),524个村中尚有162个村不通公路,需建设的村道公路里程达950公里,已建的村道路多数属于机耕道,通行能力极差。20054月,总理视察通江后,在国家交通部和省、市的帮助下,我县抢抓机遇,开始了新一轮交通建设大会战,力争用三年时间,到2007年末,共投资7.8亿元,完成建设项目437个,建设总里程2283公里,实现乡乡通水泥路(油路),村村通公路。其中,今年我县将建成通乡水泥路14150公里,建通村公路设133757公里,建成西部通村畅通工程示范路完成946.2公里,总共需投资近2亿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1.4亿元,缺口达6000万元,而我县2005年财政收入仅3254万元。因此,我们按照温家宝总理20054月视察通江时关于“公益事业要靠群众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农民以自己的双手改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直接受益的、像乡村道路这样的公益设施,不能算增加农民负担”的指示精神,采取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发动和组织村民自愿修建农村公路,苦干实干,彻底打破制约通江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目前,各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三、关于青杠林社道路建设问题。鉴于目前国家财力实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6年第3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四川农村公路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620号)规定,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乡道、村道)资金实行补助,且需项目申报、立项和实施程序,需要严格执行项目计划。社道路不属于国家项目资金补助范围,还需充分依靠发动群众来解决。经核实,我县在上报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中,已将鸳鸯村村道路纳入了2007年规划,并将于2008年实施建设。在上报规划的的鸳鸯村道里程中包含了青杠林社道路建设。

四、关于舆论监督问题。我们欢迎舆论监督,也需要舆论监督,更需要尊重事实、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的舆论监督,以此推动全县交通建设,真正促进通江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通江交通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通江县交通局

二OO六年十月九日

发表于 2007-7-18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赞同个别网友的说法,常言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我认为道路是否畅通是一个地区发展与否的必要,作为一级政府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道路交通问题,要求发展也要道路相通,这样也才不会是井底之蛙,修好了路,山里的特产、农产品等也就走出了笼子,从而引发市场经济的活跃,增长财政收入,这才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因此道路畅通才是政府施政的首要!希望各有关领导热切关注!

发表于 2007-7-18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大家都来关心基层建设!!

发表于 2007-7-18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哪个网友又把这个帖子顶出来了哦,我“通江人”早就对这事死了心了哦,我是瞎操心哦。

几年了,青杠林至今面貌依旧啊!

这论坛上的“水”太深,我“通江人”早就缄口不言了。

发表于 2007-7-18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个地方我知道,希望大家关注!

发表于 2007-7-19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em03][em03]

发表于 2007-7-19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

发表于 2007-7-19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整个典型出来!基层的胆子大得很,回复的态度确实可佳,但空话太多,有作报告和推责任之嫌,其实政府只需买几千块的炸药和雷管直接拉到施工地点就把问题解决了,非要经过调究、汇报、签署然后的层层落实吗?其实中间环节基本上是落不了实的!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