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飞仙井
------来来往往的人有谁能够想到这里就是传说中神仙下井飞升的地方
说起营山的飞仙街与里面的飞仙井,作为营山人来说都比较熟悉。但是知道“飞仙井”这一名称来历的人可谓是寥寥无几,都以为是一口不起眼的普通水井罢了,其实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当中还有一段传说故事呢,今天在营山论坛上与大家共同分享一段与“飞仙井”来历的传说。 古时候有个姓陈的进士告老还乡,住在翠屏山下的一座四舍院子里安度晚年,享受生活。一天,他在河边散步,刚走到翠屏山下的一座小桥边,看见有个叫花子在煮饭,叫花子吃完饭以后,能把沙罐翻过来洗里面的锅巴夹夹。看到这一情景,觉得好生奇怪,明明沙罐是硬的,为什么能翻过来洗呢?想来想去,觉得这个叫花子是神仙。于是,他走过去跟叫花子说;“你是神仙,我想拜你为师,学习长生不老之术和白日飞升的本领。”叫花子一听,笑了说:“我这个样子,什么神仙哟。”说罢,变转身离去。 谁知道,陈进士是个不见棺材不流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人,叫花子走到那里,他就跟到那里,不到目的不罢休。怎么甩也甩不脱。后来,他俩来到西门外的一口井边,叫花子见他心诚。便愿意教他法术,他告诉陈进士说:“现在我就下去了,这阵我给你一双草鞋,放在这里;等着它跳舞时候,就把它穿起跳下井来,我在井边下等你。”陈进士听了,满口答应。 果然,过了一会儿,草鞋终于跳舞了,陈进士穿起草鞋,伸着头一看,井里黑乎乎的,伸手不见五指,心就虚了,腿一下子就软了。想起荣华富贵,想起三妻四妾,转眼间动摇了。脱下草鞋扔到井里。草鞋下井,变成两条大鲤鱼,鱼尾一摆,井水顿时势如潮涌,很久才平静下来。 陈进士一念之差,错失良机,十分后悔。后来,人们把陈进士遇到神仙的不起眼的小桥叫做“会仙桥。把神仙飞升下井的那口水井叫做“飞仙井”。随着时光的流逝,旧城的改造,“会仙桥”早已成了现在翠屏公园步行街的一部分,飞仙巷经历了改造变宽了更名为“飞仙街”,而 “飞仙井”并没有因为变为街道而消失,仍然还留在了那里。现在有多少水无法考证,至今还在发挥它的用途。听了这一则传说,可不要再像过去那样,当作一口普通井来看待。假如说后辈问起来,也说得出口,讲的出这样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