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自药监部门发布安全性警示通报后,深圳、海口、石家庄等城市药店的维C银翘片销量均受到严重影响。 “事实上,只要是大品牌的厂家生产的药品,质量还是有保障的。毕竟维C银翘片不良反应并不等同于药物有质量问题。”翁维良表示,我国维C银翘片的生产厂家一直以来都按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大厂的药品质量是有保证的。为降低用药风险,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维C银翘片安全性提醒中建议:医生开处方或药店售药时,应提示患者维C银翘片为中西药复方制剂。对维C银翘片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并严格按说明书用药,避免超剂量用维C银翘片。
根据国家药监局通报数据,自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维C银翘片的病例报告数共计1885例,严重病例报告共计48例,无死亡报告。如果一晃而过不细想,还真可能被这组数字吓倒,以为真是件什么大事。笔者无从得知维C银翘片的精确销量,只能估算。维C银翘片产量最高的上市公司一年单一品种销售额达到6亿元,以每盒维C银翘片零售4元计算都达到1.5亿盒,六年多时间算下来总产量差不多10亿盒,再加其他厂家毛估算20亿盒维C银翘片不算离谱吧?20亿盒药里面出了1885例不良反应,百万分之一不到。
很惊奇这么安全的药品会刊上药监局的通报,然后多家报刊的编辑记者又碰巧全都不会算数,将该条通报断章取义地当成新闻事件发表。大概因为维C银翘片属于非处方非专利的廉价感冒药吧?药店里面其他感冒药零售价大多在十元以上,这不由让人浮想:只要将维C银翘片清理出市场,留下比它贵一倍到数倍的高价药,感冒药市场规模就能扩大许多倍,厂家、商家和监管方都能得益,只有消费者倒霉。
维C银翘片是在中药银翘片的基础上,添加扑尔敏和扑热息痛的所谓中西药结合的药品。引起不良反应的成分正是扑尔敏和扑热息痛。假如维C银翘片不是因配方有问题,而是因个别厂家生产时质量控制不严,生产了不合格药品,那么药监局的通告显然应该将不合格厂家名称列出来,以免拖累其他厂家。只列药品名,而不列生产厂家,显得太随意了,或者说刻意掩藏真实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