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91|评论: 1

大手笔推出奇山秀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5 16:29 | |阅读模式
来 源: 四川广元党政公众网       时 间: 2006-10-12

     今年“十一”黄金周前夕,一场旅游客源争夺战悄然打响。9月20日,川北广元和川南宜宾不约而同到成都推介自己当地山水。其中广元重点推荐的是巨资打造的高端景区武则天祀庙皇泽寺和翠云廊,而宜宾则借刚刚举办第四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的东风,全力叫卖川南独具魅力的竹酒石三绝。

    敢于叫卖自己的大山大水,显然,广元的好山好水已不再是不为外人道的桃花源。从等待到出击,从波动到主动,从不向外人道到大声叫卖,广元要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挤占席位,赢取主动。

     广元用优势铸就了自信,凝聚了搏击的力量。

     广元旅游业因其资源富集、特色明显,成为新世纪一项极富发展潜力的产业,成为我市国民收入增长最快、最有生机和活力的产业之一。

文化资源  魅力无限

    “远游无处不销魂”。在剑门关,在广元,最销魂的当推千百年来从这片土地上蓬勃起来的历史文化。

    从蜀道文化、三国文化到女皇文化、红色文化,从道教佛教文化到民俗文化,行走于广元的大山大水之间,沉醉在古代诗人为我们描摹的种种意境中,难免心动神驰。

    2004年5月,著名古建筑专家、国际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徒步考察剑门蜀道后说“我走了世界上几十个国家,还没有见到这么好的古道。文化内涵的丰富,自然生态的优美,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并由衷发出感慨:“剑门古蜀道无处不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2006年9月21日,广元在成都强势推销旅游资源,展示的地质奇观龙潭子令省旅游局副局长胡斌惊叹连连:“极具震撼力!”“太让人惊讶了!”

    其实,广元让人惊讶的景观何其多。广元,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自然风光旖旎多姿,全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在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岁月里,多少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在这里指点江山、上演风流。

    广元有白龙湖、剑门蜀道2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唐家河、米仓山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剑门关、天台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皇泽寺、千佛崖(包括观音岩摩崖造像)、觉苑寺、剑门蜀道遗址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独特性景观有被誉为“三百里程十万树”的世界奇观——翠云廊古驿道,天下第一雄关——剑门关,集古今六道(远古的羊肠小道、峡壁古代的栈阁驿道、峡中江边的船夫纤道、峡中嘉陵江上的木船航道、悬崖上修建的川陕公路国道、大山中修建的宝成铁路明月峡铁道)于一峡的“世界交通史博物馆”——明月峡,天下第一鼓——鼓城山,上下十二潭相连的地质奇观——龙潭子。

    此外,还有旺苍鼓城山——七里峡省级风景名胜区;苍溪红军渡、红军石刻十大政纲碑林、鹤鸣山、明月峡古栈道、红军木门会址、剑阁县城钟鼓楼古建筑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旺苍东河镇、旺苍木门寺、剑阁古城、昭化古城等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镇)。全市旅游业形成了以东有鼓城山、西有唐家河、南有剑门关、北有水磨沟的开发格局。

    广元境内三国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历史学家将三国蜀汉历史概括为“兴于葭萌、灭于剑门”。三国时期在广元上演了上百次大小战事,留下了张飞柏、点将台、武侯坡、邓艾父子墓、剑州古城、剑门关、姜维墓、营盘梁、钟会营垒、人头山、天雄关、姜维井、战胜坝、丞相府、鲍三娘墓、明月峡古栈道、白水关、摩天岭、孔明碑、磨刀石、落衣沟、筹笔驿、军师庙等146处三国历史遗迹和丰富的民间传说。广元就是一部活的三国蜀汉历史。

    源自传统,又与时俱进。广元国际女儿节、凤舟节,苍溪梨花节,剑门豆腐文化节,青川熊猫山珍节,大大提升了广元城市品位和形象。
立足资源优势,广元超常规、大手笔、高起点推动旅游业走跨越之路。“十一五”旅游主题定位为:蜀道文化旅游线路的集散中心、剑门蜀道和女皇故里的旅游目的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休闲度假体验地。

区位优势  蓄势待发

     远游广元,无处有难。独特的区位可让天下人便捷来广,也可让广元旅游顺利并入大市场。

    广元位于中国南北交界地带,处于成都、重庆、西安、兰州四大城市交汇中心点上,与德阳、绵阳、南充、天水、汉中、宝鸡、巴中等中小城市距离较近,城市的旅游区域辐射较强,短程游客市场较好。已开通的宝成复线拉动南北交通,拓展了北京、上海、南京、郑州等北方市场 ;广元机场可以拉动长线旅游市场,成广高速公路开通,使成都客人蜂拥而至,游客数量比未开通前呈5——6倍增长。

    广元至陕西高速公路一经贯通,从成都乘车至西安只需7小时,广元无疑成为该条自驾车旅游黄金线的最重要中途休憩站。

    广元至九寨沟的高等级公路一经建成,广元至九寨沟的时间将缩短到3个小时。

    兰渝铁路和嘉陵江渠化工程一旦上马,广元即成为四川第二大铁路枢纽,乘船上下重庆、武汉,水运也十分发达。

    即将开工建设的兰渝铁路、兰渝高速公路、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等使广元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交通和区位优势将日益凸显,广元将加速成为四川唯一一个拥有铁路与高速公路呈双X型的地级市,成为联结大西南与大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区域经济中心。

    广元旅游界人士这样为我们分析广元潜在的交通区位优势。现实与未来相互交融,织就一幅立体交通图画。

    随着全市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三国文化精品线路、蜀道旅游线路的建成,将吸引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短程国际游客;四川旅游北环线的建成,将吸引中国北方、四川东部及重庆等地游客,广元成为进入九寨沟旅游的重要入口;西安至成都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带来潜在的第二次游客高峰,是“十一五”期间广元旅游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嘉陵江渠化工程、兰渝铁路、兰渝高速公路、广巴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将给广元旅游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乡村旅游   异军突起

    发展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我市农村富集、居全省前列的大山大水,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壮大我市旅游产业的战略需要。
融入生态美景,收获乡村乐。苍溪县充分依托天蓝、山绿、水清的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和“户办工程建家,三村建设连片”的生态小康新农村建设基础,深度开发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2005年,全县游客量突破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7亿元。

    今年3月,“四川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暨苍溪生态县建设启动仪式”、2006四川乡村旅游(川东北)启动大会相继举行。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顾问洪绂曾在中国梨文化博览园,穿行于满树繁花之下,观民俗、品味梨文化,兴味盎然。他说:“苍溪乡村旅游,大有可为;新农村建设,大有希望。”

    打造云峰镇狮岭村、元坝镇鲜家沟村、歧坪镇盐井村、陵江镇玉女村和红旗桥村等生态乡村旅游示范景点11个,建起各具特色的“农家乐”、“休闲山庄”500多家。随着亭子口枢纽工程、苍溪航电工程的陆续建成,嘉陵江将新增水域50平方公里。“一江春水三百里,两岸繁花四季春”,未来库区旅游的独特景观将尽现人们眼底。

    朝天区曾家山作为又一成功典范,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元素。

    曾家镇太平村踞于素有“小西藏”之称的曾家山之巅,以森林景观园、民俗风情园和地质博览园为载体的旅游业成为该村发展的支柱产业。

     平溪乡大竹村,宜人的乡村景致、诱人的观光农业园,吸引着城里人纷至沓来,听林海松涛、观地质美景、吃山乡土菜、住新村农舍、赏民俗风情。这个小山村今年“五一”黄金周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万多元,一些农户人均增收更是突破2000元。乡村旅游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与剑门关、翠云廊开发有机联动,这是剑阁为乡村旅游定下的调子。

    在位于小剑山顶的仙峰观,“仙峰观茶山乡村游”成了一块招牌。盛夏,仙峰观山庄上凉风习习;秋天,蓝天白云伸手可及,农家院落、农家饭菜,独特的位置、便宜的价位,吸引了众多游客。

     青川县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今年1——7月,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2万人次,同比增长48%,实现收入315万元,提供了3万多个劳动用工日,解决了300余人就业,从事旅游接待工作的农户人均增收达580多元。

    农家乐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城市化等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

     今年“十一”黄金周前夕,一场旅游客源争夺战悄然打响。9月20日,川北广元和川南宜宾不约而同到成都推介自己当地山水。其中广元重点推荐的是巨资打造的高端景区武则天祀庙皇泽寺和翠云廊,而宜宾则借刚刚举办第四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的东风,全力叫卖川南独具魅力的竹酒石三绝。

    敢于叫卖自己的大山大水,显然,广元的好山好水已不再是不为外人道的桃花源。从等待到出击,从波动到主动,从不向外人道到大声叫卖,广元要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挤占席位,赢取主动。

     广元用优势铸就了自信,凝聚了搏击的力量。

     广元旅游业因其资源富集、特色明显,成为新世纪一项极富发展潜力的产业,成为我市国民收入增长最快、最有生机和活力的产业之一。

文化资源  魅力无限

    “远游无处不销魂”。在剑门关,在广元,最销魂的当推千百年来从这片土地上蓬勃起来的历史文化。

    从蜀道文化、三国文化到女皇文化、红色文化,从道教佛教文化到民俗文化,行走于广元的大山大水之间,沉醉在古代诗人为我们描摹的种种意境中,难免心动神驰。

    2004年5月,著名古建筑专家、国际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徒步考察剑门蜀道后说“我走了世界上几十个国家,还没有见到这么好的古道。文化内涵的丰富,自然生态的优美,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并由衷发出感慨:“剑门古蜀道无处不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2006年9月21日,广元在成都强势推销旅游资源,展示的地质奇观龙潭子令省旅游局副局长胡斌惊叹连连:“极具震撼力!”“太让人惊讶了!”

    其实,广元让人惊讶的景观何其多。广元,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自然风光旖旎多姿,全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在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岁月里,多少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在这里指点江山、上演风流。

    广元有白龙湖、剑门蜀道2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唐家河、米仓山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剑门关、天台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皇泽寺、千佛崖(包括观音岩摩崖造像)、觉苑寺、剑门蜀道遗址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独特性景观有被誉为“三百里程十万树”的世界奇观——翠云廊古驿道,天下第一雄关——剑门关,集古今六道(远古的羊肠小道、峡壁古代的栈阁驿道、峡中江边的船夫纤道、峡中嘉陵江上的木船航道、悬崖上修建的川陕公路国道、大山中修建的宝成铁路明月峡铁道)于一峡的“世界交通史博物馆”——明月峡,天下第一鼓——鼓城山,上下十二潭相连的地质奇观——龙潭子。

    此外,还有旺苍鼓城山——七里峡省级风景名胜区;苍溪红军渡、红军石刻十大政纲碑林、鹤鸣山、明月峡古栈道、红军木门会址、剑阁县城钟鼓楼古建筑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旺苍东河镇、旺苍木门寺、剑阁古城、昭化古城等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镇)。全市旅游业形成了以东有鼓城山、西有唐家河、南有剑门关、北有水磨沟的开发格局。

    广元境内三国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历史学家将三国蜀汉历史概括为“兴于葭萌、灭于剑门”。三国时期在广元上演了上百次大小战事,留下了张飞柏、点将台、武侯坡、邓艾父子墓、剑州古城、剑门关、姜维墓、营盘梁、钟会营垒、人头山、天雄关、姜维井、战胜坝、丞相府、鲍三娘墓、明月峡古栈道、白水关、摩天岭、孔明碑、磨刀石、落衣沟、筹笔驿、军师庙等146处三国历史遗迹和丰富的民间传说。广元就是一部活的三国蜀汉历史。

    源自传统,又与时俱进。广元国际女儿节、凤舟节,苍溪梨花节,剑门豆腐文化节,青川熊猫山珍节,大大提升了广元城市品位和形象。
立足资源优势,广元超常规、大手笔、高起点推动旅游业走跨越之路。“十一五”旅游主题定位为:蜀道文化旅游线路的集散中心、剑门蜀道和女皇故里的旅游目的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休闲度假体验地。

区位优势  蓄势待发

     远游广元,无处有难。独特的区位可让天下人便捷来广,也可让广元旅游顺利并入大市场。

    广元位于中国南北交界地带,处于成都、重庆、西安、兰州四大城市交汇中心点上,与德阳、绵阳、南充、天水、汉中、宝鸡、巴中等中小城市距离较近,城市的旅游区域辐射较强,短程游客市场较好。已开通的宝成复线拉动南北交通,拓展了北京、上海、南京、郑州等北方市场 ;广元机场可以拉动长线旅游市场,成广高速公路开通,使成都客人蜂拥而至,游客数量比未开通前呈5——6倍增长。

    广元至陕西高速公路一经贯通,从成都乘车至西安只需7小时,广元无疑成为该条自驾车旅游黄金线的最重要中途休憩站。

    广元至九寨沟的高等级公路一经建成,广元至九寨沟的时间将缩短到3个小时。

    兰渝铁路和嘉陵江渠化工程一旦上马,广元即成为四川第二大铁路枢纽,乘船上下重庆、武汉,水运也十分发达。

    即将开工建设的兰渝铁路、兰渝高速公路、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等使广元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交通和区位优势将日益凸显,广元将加速成为四川唯一一个拥有铁路与高速公路呈双X型的地级市,成为联结大西南与大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区域经济中心。

    广元旅游界人士这样为我们分析广元潜在的交通区位优势。现实与未来相互交融,织就一幅立体交通图画。

    随着全市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三国文化精品线路、蜀道旅游线路的建成,将吸引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短程国际游客;四川旅游北环线的建成,将吸引中国北方、四川东部及重庆等地游客,广元成为进入九寨沟旅游的重要入口;西安至成都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带来潜在的第二次游客高峰,是“十一五”期间广元旅游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嘉陵江渠化工程、兰渝铁路、兰渝高速公路、广巴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将给广元旅游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乡村旅游   异军突起

    发展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我市农村富集、居全省前列的大山大水,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壮大我市旅游产业的战略需要。
融入生态美景,收获乡村乐。苍溪县充分依托天蓝、山绿、水清的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和“户办工程建家,三村建设连片”的生态小康新农村建设基础,深度开发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2005年,全县游客量突破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7亿元。

    今年3月,“四川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暨苍溪生态县建设启动仪式”、2006四川乡村旅游(川东北)启动大会相继举行。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顾问洪绂曾在中国梨文化博览园,穿行于满树繁花之下,观民俗、品味梨文化,兴味盎然。他说:“苍溪乡村旅游,大有可为;新农村建设,大有希望。”

    打造云峰镇狮岭村、元坝镇鲜家沟村、歧坪镇盐井村、陵江镇玉女村和红旗桥村等生态乡村旅游示范景点11个,建起各具特色的“农家乐”、“休闲山庄”500多家。随着亭子口枢纽工程、苍溪航电工程的陆续建成,嘉陵江将新增水域50平方公里。“一江春水三百里,两岸繁花四季春”,未来库区旅游的独特景观将尽现人们眼底。

    朝天区曾家山作为又一成功典范,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元素。

    曾家镇太平村踞于素有“小西藏”之称的曾家山之巅,以森林景观园、民俗风情园和地质博览园为载体的旅游业成为该村发展的支柱产业。

     平溪乡大竹村,宜人的乡村景致、诱人的观光农业园,吸引着城里人纷至沓来,听林海松涛、观地质美景、吃山乡土菜、住新村农舍、赏民俗风情。这个小山村今年“五一”黄金周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万多元,一些农户人均增收更是突破2000元。乡村旅游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与剑门关、翠云廊开发有机联动,这是剑阁为乡村旅游定下的调子。

    在位于小剑山顶的仙峰观,“仙峰观茶山乡村游”成了一块招牌。盛夏,仙峰观山庄上凉风习习;秋天,蓝天白云伸手可及,农家院落、农家饭菜,独特的位置、便宜的价位,吸引了众多游客。

     青川县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今年1——7月,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2万人次,同比增长48%,实现收入315万元,提供了3万多个劳动用工日,解决了300余人就业,从事旅游接待工作的农户人均增收达580多元。

    农家乐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城市化等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6-10-26 23:41 |
发展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我市农村富集、居全省前列的大山大水,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壮大我市旅游产业的战略需要。
融入生态美景,收获乡村乐。苍溪县充分依托天蓝、山绿、水清的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和“户办工程建家,三村建设连片”的生态小康新农村建设基础,深度开发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2005年,全县游客量突破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7亿元。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