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林名钟峨,字雪原,号芝麓,四川省通江县兴隆乡人。康熙癸酉科第七名举人;丙戌三甲进士,仕馆选庶吉士;授职检讨,提督福建学政,升翰林院侍讲,起居注日讲官左右,春坊左右,庶子长房兼翰林院侍读。雍正甲辰科广西乡试正主考,太常寺少卿加二级,诰封中宪大夫,著有《垂云亭》文集行世。
钟峨幼时多病,6岁不能行。11岁始读书而不好学,15岁稍用功读书。16岁与四川井研县雷进士之女结婚。18岁正当芸窗苦读的时候,不幸父亲受诬入狱,与兄钟壁奔走营救无效。从中认识到清官难当,贪官易作,立志做父亲那样公正廉洁之士。于是,“且耕且读”,勤奋学习。
在“且耕且读”中,32岁中举人。42岁任遵义府仁怀县教谕。45岁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第三年殿试,成绩优异,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职。51岁授文林郎。52岁,以同考官身分参加康熙壬辰(1712)科会试阅卷。56~59岁,提督福建省学政,取文武生2700余人。
钟峨提督福建省学政时,兴利除弊,政绩显赫,受到福建省学界好评。为纪念钟峨,经学界多次请求,批准在福建省城建诺水书院,崇祀宋儒李延平和李钟峨。朱评在《福建省学政李钟峨肖像诺水书院序》中写道:“延平先生为道学渊源,夫子为斯文主持,共堪不朽一也。”
康熙五十九(1720),钟峨任广西学政,六十一年任翰林院日讲起居注官。同年五月升翰林院侍讲,讲评文史,实为雍正皇帝参谋。七月,升右庶子掌坊(副职)。九月,转左庶子掌坊(正职)兼翰林院侍读并日讲起居注官。十一月,任广西省乡试正主考,取陈朝坦等48名举人,副榜10名。后授中宪大夫。雍正五年(1727)任太常寺少卿,时年已6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