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秦未统一中国之前的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使岷江水害得到彻底治理,川西平原成为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据《灌县乡土志》载:“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祀李冰,络绎不绝。”渐渐的,这一历经千百年的民间活动,逐步演变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的二王庙庙会。 庙会祭祀内容 斗牛 唐代以前,祭祀的内容是分别在“春秋设斗牛戏”。因为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氐羌人以牛为图腾,故在民族节日中常举行斗牛大会,逐渐形成一种民俗文化活动。 献羊 宋代始,一是改祭李冰父子,二是改斗牛为献羊,三是改定六月二十四为主祭日。献祭后多达4万头的羊,或者被羊的主人带回家食用,或作为商品出售,但必须在二王庙门前来宰杀,故当时二王庙临江大门两边形成了以屠羊、卖羊的集市。 烧香祈福 到了现代,不再是简单的祈求风调雨顺了。但每年二王庙庙会仍会有很多灌区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烧香祈福,以纪念李冰父子的功绩。 川剧表演 庙中戏楼的川剧表演必不可少。当大戏开锣后,原来喧嚣不已的人群顿时鸦雀无声,一个接一个异彩纷呈的表演让观众目不暇接,惊叹连连,为庙会活动又聚敛了不少人气。 如今每逢二王庙会的日子,由道庙主持举行盛大的“川主清源妙道真君”祭奠大会,一直要摆设道场满三天,寺庙里烛火鼎旺,烟雾缭绕,钟磬之声不断。香客和神灵们一同享受着供天燃表、戏剧庆禧,还有鼓乐喧天所带来的愉悦。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二王庙损毁严重,这一历经2000余年民间祭祀活动被迫中断。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完成,今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8月11日)将重开这一祭祀大典,届时其场面将会盛况空前、热闹非凡。以永远彰显李冰父子的功绩如岷江水一样源远流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