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
救
重
庆 直辖十年,重庆在全中国,是越来越突出了!
气候最恶、污染最重; 出行成本奇高(路桥费天价;对外交通密度和速度1/4;“渝怀”线太弯); “工民”未进化成“市民”,“城镇群”未进化成“都市”。。。
莫把“直辖”误解成“西部龙头”了!现实是:广西云南有旅游和东南亚(东盟博览会、园博园);贵州有更便捷的交通与区位;四川自行建立了向南向东的对外交通和交流。。。直辖了,又小又穷的“重庆省”在与周边的竞争中,反而被孤立了影响力下降了! “直辖”没吸引到外来人口,“区域中心”落空。
十字路口,提四点建议。 一,建“鹅岭-虎头岩-平顶山”生态公园。守住中心城区的天然“绿脊”和生态生命线。周边山系已无力净化高污染的城区。过度的城市开发使气候恶变,污染加剧,城区和库区生态灾难正在迫近! 二,建巴山、二郎大学城,形成沙-石-杨大科教区。教育是永远的大产业、工民要驯化成市民、工业城要变大都市,只有依靠大学入城。全国大学出城,重庆则相反,分散的城区需要大学融汇以形成都市。巴山、二郎、九龙园等城区空地是天然的建大学的地方!不破坏生态,新老校又相近。这样,“沙-石-杨”大区,产学研互动,形成中国西部教科脊地,商学云集,智效海外。重庆图谋西部“龙头”,捷径在此啊!(中央也欣慰“重庆人口包袱成了资源”。主城功能也清晰了:中央商务区、西部大科教区、北部行政居住区、南岸会展旅游区、东部货港区)。另外,整合现有杂校以提高职教水平,如将石桥铺税校、城校、外校合并成重庆职业学院。职教是中国教育的方向,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大得很! 三,轨道交通是山城的唯一出路,尽快修建1、3、5线和环线!向国家讲清楚:山城的地形地势,传统交通危险、耗能、污染、效率低,轨道交通就象修桥一样是山城的唯一选择!项目审批不要与平原城市等同。“西部第一条地铁”怎么会错过呢?1线延长到弹子石;环线应缩短一半以串联各步行街,走解放碑不走弹子石(朝天门对岸宜做货港区不做CBD),各步行街都有一个交叉,核心区有两个交叉,科学完美的构图。因北部和西南部城区比渝中和南坪大很多,可将5线延长过北客站。其他线路取消。(财富占中国1/3的香港也没几条地铁,重庆更应适度些,要考虑效益和生态嘛,城市外围还是留给未来的汽车社会吧。) 四,以人为本,变人口包袱为资源,改善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舒适的居住、教育、创业环境。商品房变回70年以稳房价;路桥费高速路费降低以增加收入(收100元1辆车,收50元3辆车)。让1元得10元长远得100元。。。“中下游”都没奇迹,“长江上游”更应多点实干少点吆喝。 名词:沙-石-杨-回大学带,“工民”与“市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