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向给大家涨工资的朱总理致敬!!!!!
我应该算得上是教师世家了。自己也曾经在教师队伍中混了一瞬。但是,也许我今天要表明的观点会受到为数不少的教师的指责漫骂(至少内心如此),我依然要谈谈——教师工资其实是一个很久远的话题了。解放初期的私塾时代,教化育人之寒酸可谓无以复加,文革期间雪上加霜,之后可以说就是在低谷盘整,之后地位和工资都发生巨变--。也许是我对以前了解太少,我总感觉过去教师的责任心真还值得回味歌颂,待遇提高后的今天我倒不敢恭维了。下面我发几点杂音供商榷:其一,单论工资教师已经不算低了。要说不平衡,那恐怕是把其它行业的一些灰色的、不正当的收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作为教化育人的工程师我以为不看这些灰色(哪怕它已经占到大多数的比例)的为宜;其二,责任心有多高,是否与工资上涨成正比?都在埋怨现在的孩子不好管,的确如此,但是这又与教师的责任有无联系?我想不应该推得一干二净吧;其三,付出总有回报。人生其实不必单一的过分的追求待遇啊收益啊职位啊--属于你的不会少,不该得的也不要强求。付出总有回报,哪怕你的工资低一点,只要你一心投入教化育人的伟业,打造一批有用之才,社会会回报你,群众会记住你,学子们也会感谢你,这一切难道就比不上这个迟某称的“杀人不见血的刀”?
总之,心态决定一切。你要活得幸福些就要活得知足些、平淡些!!!
仁寿县是个人口大县,虽有教师一万多人,但许多学校还缺教师。因此,不得不“包班”和大量聘请代课教师,(据说教育局要将义务教育经费的20%用于代棵教师工资。)
据调查出现这种现象不是仁寿教师奇缺,而是另有隐情。那就是仁寿还有许多在编不在岗的教师。这些人要么是某领导的亲友,要么是校长夫人,要么是原教办的人员他们1年、2年、甚至多年在编不在岗,不在教学一线,而在仁寿县城被“包养”起来,白白的领取薪金。(据不完全统计这种人全县不少于400人。)
这类人凭着与领导的关系密切,享受一切政治经济待遇。就拿这学期的调资来说吧,按川人工(1998)4号文件:凡病事假累计半年以上的本次不得调资,可他们照调,按教师聘任制合同第9条之规定:凡病事假超过7个月的只领工资的70%,可他们照样全领。这些文件究竟是为谁制定的,教师们感到茫然。
有教师戏称这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难道那些“领导亲属宁有种乎?”
仁寿教育出现这种现象,是与构建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的,由此可见仁寿教育官场的腐败。我们呼吁有关部门该管一管了,到基层向教师们了解,听听教师们的呼声,别让纳税人的钱白白流失。
我们不能吃山珍海味,不能喝玉液琼浆,不会泡美女,给我们那么多钱干什么啊,因为钱多了,疯了咋办,领导其实为大家考虑的比较周到,为了不让我们疯掉,那就宁肯自己疯,给自己疯狂的涨工资,捞收入,我们老百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们就这样做可以,那样做也没错,很是英明,还是领导英明.他妈的!
顶一下,确实城乡教师的工资待遇太低了,
政府部门要注意这些问题了
现在教师队伍缺少的就是凝聚力!教师队伍多么庞大,团结起来还怕搬不倒他几个狗日的当官的哦?全县教师罢课一天,他狗日的就得下课!!!!!!!
现在的政府是咋的?都成了欺软怕硬的了。我们仁寿也一样,6月份退休教师一闹,86元菜篮子补贴也来了,现在虽然是学校自己拿钱垫发,听说年终要和学校算账的。只是不晓得能领多久?听说现在退休教师在闹从93年------2006年86元津贴,晓得是不是真的哦。如果要补的话还要领1万把块钱,那才叫安逸哦!可能是做梦讨媳妇----尽想好事哦。管他的哦向退休教师致敬哦
话说到心坎上了.
怎样才是和谐的社会?报酬应是一个因素.
素质教育这么多年了.又课改了多年,社会对教育的批评也多年了.社会上死十几个人,就学校不能死一个学生(死了老师有人会说活该,就不加上去了).校园安全喊了多年.对教师的关心也只有文件,很少有政策和行动.现在教师亚健康的人比例增加,大多数是\大多时是发发牢骚,但也只是"牢骚在发,工作还在认真做".
也是可怜也是可悲. 想争取点利益仿佛成了有违师德,有违师道.
请社会上的朋友不要过多用有色眼睛看教师.你们也算还读过书吧?
我是一位教龄快三十年的老教书匠,刚参加工作时每月领30多元工资时的感觉比现在每月1000元还好些。
“多劳多得”如果正确,那么“少得少劳”还会有错吗?劝各位同行保重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