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M.H.S

《北纬30度.中国行》来阆中

[复制链接]

热心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0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探奉国故城

http://www.cnncw.cn/pdf/ncrbnew/res/1/20121130/9831354208134390.jpg
  老观古粮仓



     老观,历史上的奉国故城。  因其地势酷似一条龙,老观也曾名为老龙镇。由于古米仓道穿境而过,长期以来,这里便是阆中、巴中与苍溪、仪陇交会点上有名的“旱码头”。相比闻名遐迩的阆中古城,地处偏远的老观古镇可谓“养在深闺人未识”。记者曾多次到过老观,但再探奉国故城,踏访古街古景,依然发现,这里内有光华,气度淡然,别有一番情调。
  历史久远 遗迹众多
  追溯老观的前世,时光需倒转到南朝梁武帝天监八年(公元509年)。那一年,梁武帝在此置白马义阳郡,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改白马义阳郡为白马郡并置奉国县,故以奉国为名。此后直至明清,老观皆为当时的商贸中心,新中国成立后改名老观乡,1985年撤乡建制为老观镇至今。
  流连老观古镇,奉国寺遗址、古粮仓、古栅门等古迹保存完好。历史街区,面积约4公顷的古建筑群,长约1000余米的古街,错落有致的古民居,独具匠心的庙宇以及雄伟壮观的魁阁、牌坊,彪炳史册的红色文化……所有这些,构成了老观极具历史价值的人类遗产,是研究古建筑及巴蜀文化不可缺少的现存文物,也是发展老观旅游的重要资源。
  在奉国小学,记者在当地人引领下来到一个深幽的后院,据说这里坐卧着一对极具文物价值的北魏石狮。记者看到,这对石狮虽历经千年风霜斑驳不已,但其神威犹存,尤其雕工堪称绝妙。当地人指引记者向屋顶望去,一条龙脊延绵逶迤,有头有尾,甚是神奇。据说这里曾经是奉国寺大庙,后来屡遭损伤,至今只留下石狮和屋檐上的龙脊。与全长1100米的连级石板街以及古街两边200余户独具清代川北古民居风格的铺面瓦屋长檐,被称之为川东一稀。
  沿古街一直走出头,便来到了占地约5亩,建面约4000平方米的三谯广场。广场上,三层楼高的魁阁蔚为壮观。当地人告诉记者,这是清光绪六年建的戏楼。传说当年天气晴好的时候,站在戏楼上,场镇周边的六寺、十二庙、三宫、八钟、三碑、四戏楼等景物都能尽收眼底。当然,现在这些都看不到了,就连魁阁也是2010年重建的。
  老观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这里曾设有红30军军部、革命法庭、保卫局、红军医院等重要机关。这里也打响了“夜袭老君山”、“三战鸡山梁”等著名战役。这些都是老观“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
  古街客栈 别具一格
  在老观古街上漫步,看市井乡俗,观风土人情,街面幽静而漫长,浮躁的心会顿时安静许多,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静逸悠远的感触油然而生。老观的古街与阆中古城的古街有很大不同,街上没有堆满特产、陈列山货的店铺,也闻不到阆中古街上的醋酸味。伴我们漫步的,是古街店面吊檐下依次排开的红灯笼,以及大树上鸟儿漫不经心的啁啾。街边窗明几净、庭院生花的人家,街沿坐着满头白发的老人,他们一边品茶一边闲谈,聊老观古街的变化,享受着这个“冷场天”带给他们的宁静。游走在古街上的我们,此刻不过是他们眼中的过客,他们只管平静地生活,这份悠然和惬意,让看惯了车水马龙的我们,心中不由百味顿生,很是羡慕。
  端详那些古意盎然的楼堂庭院建筑立面上的雕龙画凤,你会深切地感到,老观的风俗民情,有种温婉的书卷气,不像阆中古城那般商业。尤其老龙客栈,安安静静就已“客满”,不似阆中古城多家大院、小院那般热闹又喧嚣。这个别有洞天的小院古色古香,绕过扶梯,进入后院,一个四水归堂的双层院落便呈现在记者眼前。院坝里的植物长势喜人,院内天空呈规则的“四边形”。匾额楹联照壁,门窗神龛吊檐,特色鲜明的走马灯,都是这个客栈不可多得的点缀。房屋各处建筑精美,撑拱、瓦当、裙板、抹板、隔眼、腰滑板上满是浮雕,其内容或花鸟虫鱼或珍禽异兽或人物故事,寓意深远,各有不同。楼下墙上一幅巨大的“迎客松”图案,给这个客栈披上了热情、祥和的色彩。
  “老观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但目前知道老观古镇的游客还不多。好在我家客栈生意很好,很多时候入住还要提前预定,只是来的都是喜欢安静的游客。”客栈的女主人告诉记者。
  老观人都在盼着古镇繁荣热闹起来,但也有人担心,游客多了会不会影响老观古镇特有的安静和祥和。
  神奇粮仓 期待开发
  老观镇上的古粮仓,应该说就是这个“旱码头”当年商贾云集,繁荣兴盛的印证之一。
  “米仓道起于阆中古城,先后经文成、博树、清泉、土垭(土地垭)、老观(奉国)、龙泉、丰占、三庙至巴中渔溪,后出川。而古代老观还有一条沟通川陕的古栈道金牛道,它使秦陇巴蜀间天壑变通途,宋代苏轼父子三人进京应试曾从这里经过。”据老观镇文化站站长李玉富介绍,米仓道还是1935年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苏区的主要通道之一。
  要给昔日繁忙的米仓道找到佐证,除了这些,最值得一提的还是老观古镇的古粮仓。如今,两幢百年木板仓房依然完好地静立于原老观粮站内,据说建于清道光年间,后来成为四川省名牌产品“奉国大米”的仓库。其规模、保存完好程度和设计巧妙令人叹为观止。
  走进古粮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位于院坝左右两侧的两幢木板仓。记者看到,房梁上果然还有“清道光年间修建”字样。浅褐色的木质墙体和黑色的瓦顶,给人以古朴、自然的感觉。据当地人介绍,粮仓于清道光年间由财神庙大殿改建而成,当时称“济仓”,整个仓库长8.6米、宽4米,容量大约为200余吨。
  仔细观察古粮仓的建筑特色,发现两幢木板仓的四周都用圆木做立柱,立柱由石墩支垫,立柱中间由约一指厚的木板一层一层砌成墙体。仓库下面设有地楼,铺设地板,用横梁支撑,地楼与地基表面形成了1米高左右的距离。地板上陈粮,这样既通风透光,又保证粮食不受潮。仓脚下有出粮孔道,由上下滑动的木板控制,将木板上滑,粮食即从孔道流出。据考证,老观一带日照充足,所产稻谷品质上乘,古时曾是皇家贡米,因此才会在此建粮食储存转运仓。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粮仓院墙已改造,但石砌墙壁中两块断碑上,仍清晰可见“本县爱民如子”等字样。
  老观镇党委书记迭光俊告诉记者,为了保护古迹,粮站已从这里搬出,如今镇上计划对古粮仓实行保护性开发,为老观旅游增添新的看点和内涵。记者看到,已改造的客房里入住了来自成都的专家,她们告诉记者,住在改造后的古粮仓里,既安静又舒适,感觉很特别。
  老观的灯戏、老观的小调、老观的坨子肉、桂花醪糟、瓦片烤鱼、阴阳火肉饼……这些颇具乡土特色的小吃,和老观古街上的居民们一样,悠悠闲闲,不慌不忙地等待着各地游客的发现、品尝和赞美。

热心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0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阆中之恋》开机仪式在阆中古城举行

http://www.cnncw.cn/pdf/ncrbnew/res/1/20121130/60361354208119296.jpg
方中信
http://www.cnncw.cn/pdf/ncrbnew/res/1/20121130/19801354208119296.jpg
许晴



      方中信和许晴 阆中“一见钟情”  作为一部音乐电影,《阆中之恋》如同《五粮液的故事》等企业形象宣传片一样,将用电影加音乐的形式,将阆中古城立体呈现给全国电视观众。
  阴雨天、油纸伞、青石板、弯曲小巷……方中信在《阆中之恋》中饰演一位摄影师,他为了寻找心中最美的风景,来到阆中古城采风。无意间,摄影师在阆中遇见了由许晴饰演的旅居阆中的女作家。二人一见钟情,在阆中上演了缠绵悱恻的“阆中之恋”。
  由于是音乐电影,因此,剧中人物没有台词。在开机仪式现场,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李佳明让方中信不用语言,仅靠眼神对许晴表达“我爱你”。随后,方中信转过脸深情地望着许晴,许晴也大方地伸出双手,和方中信来了个热情的拥抱。
  许晴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冷美人,冷艳、炫目;方中信则如同一团烈火,温暖、炙热。很多人猜测,这部音乐电影将上演一场“冰与火的碰撞”——方中信饰演的俊美摄影师将用他的热情,融化那个由许晴饰演的美女作家。
  据该剧总导演童年介绍,此次在阆中拍摄的素材将被最终剪辑成一部名为《阆中之恋》的音乐电影,时长4分半钟左右;是一部阆中古城的形象宣传片,一部影视版的《阆中赋》。“阆中这样优美的城市,再配上帅哥、美女的爱情,就像一幅山水画,淡、美、沁人心脾,如一股暖流直入内心最深处。我将所有的感动、感悟、感怀融入到《阆中之恋》中,用尽我的智慧和才华来展示阆中的美。”
  许晴十分低调 方中信想吃张飞牛肉
  许晴此次抵达阆中,受到了大家的追捧,她本人却极度低调,言语不多。在开机仪式现场,李佳明看到冬日里的阳光,一时兴起,提到了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当李佳明询问许晴和方中信将在剧中“怎么恋”时,许晴笑了一下,淡淡地说:“就让大家看我们在阆中怎么恋吧!我现在就只剩下喜洋洋了!”许晴深情拥抱方中信后,她依然用“喜洋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开机仪式前一天,许晴就已到达阆中参加拍摄工作,但是,无论是在拍摄间隙,还是在休息时间,许晴都拒绝媒体采访和拍照,她的助理一直为其保驾护航,避免许晴受到骚扰。
  方中信此次是第二次来南充,但却是第一次到阆中,谈起对阆中的感受,方中信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我一来就坐直升飞机拍摄,在飞机上俯瞰整个阆中古城,别有一番韵味,真的很美。”方中信说,在拍摄间隙,他还驾驶了1分钟直升飞机,“我以前在香港学过开直升飞机,但很少有机会操作,这次又能拍戏,又能开飞机,很高兴。”他还幽默地告诉记者,他特别想吃阆中的张飞牛肉。
  由于音乐电影不需要演员对白,因此,方中信认为这次“赚钱很轻松”:“太好了啊!我不用背台词,那多轻松!平时一直在工作,没有时间去旅游,这次来阆中就当旅游了。我住的地方就在嘉陵江边,风景很好。”
  方中信还告诉记者,在他住的房间里有一副麻将,“我偶尔会打一打麻将,但打得不是很多,感觉这次出来拍摄很轻松,很舒服,阆中真的很好。”
  于承惠演“仙人” 剧中还要表演武术
  曾在《少林寺》中饰演反派“王仁则”的著名演员于承惠此次友情加盟该剧,饰演一个智慧“仙人”。
  当天,于承惠依然以他标志性的长白胡子示人,在开机仪式之前,于承惠成了大家追捧的明星,面对阆中市民的合影要求,于老爷子从不拒绝,而且微笑配合。作为武者出生的他,言语中充满了侠气。他说:“我很高兴这次能来阆中参加《阆中之恋》的拍摄,我会好好努力的,光靠说是没用的……”
  据了解,于承惠在阆中古城的所有戏份已基本拍摄完毕,而他除了以智慧兼具仙风道骨的形象出现在该剧里外,还将进行他的老本行——武术表演。这让该剧增添了神秘色彩,同时让整部剧充满活力。

热心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0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晴 方中信阆中之恋


http://www.cnncw.cn/pdf/ncwbnew/res/1/20121130/90321354243441734.jpg
http://www.cnncw.cn/pdf/ncwbnew/res/1/20121130/23011354243441750.jpg
http://www.cnncw.cn/pdf/ncwbnew/res/1/20121130/76581354243441750.jpg




      11月29日上午,大陆著名电影演员许晴和香港著名影星方中信,以恋人的形式出现在阆中古城街头。原来,他俩并非在阆中“谈情说爱”,而是继续音乐电影《阆中之恋》的拍摄。“由于许晴和方中信配戏很认真,才使拍片按计划顺利进行。”副导演张强在拍摄现场告诉记者。
  冒着寒冷“逛古城”
  当天上午11时许,许晴和方中信从杜家客栈后门出来,径直走向拍片现场。由于当天拍片现场的气温仅10℃左右,为防止感冒,许晴和方中信都披着保暖外套。见两位男女主角到来,化妆师便忙碌开来,分别替二人脸上施妆。
  开机了,两人双双脱下外套,亮出白色的上衣。许晴一如此前的装束,在薄薄的外衣上披上一件淡绿色的披肩。在导演童年的安排下,方中信提起一台事先准备好的摄像机,对着眼前的古城牌坊取景,许晴则小鸟依人般站在方中信身边,目光随着方中信手中的摄像机转。在《阆中之恋》主题曲的陪伴下,两位恋人“逛古城”、拍美景……说不完的心里话。童年更是精益求精,在反复几次后,终于觉得达到满意效果,许晴与方中信因此得以“谢幕”。
  “张飞”的笑声爽朗
  拍张飞巡城,是《阆中之恋》中的一个重要的片段。当天出场扮演张飞的,并非当地人,而是来自成都市川剧院的演员。张飞的扮相,比起当地为游客展示的张飞的扮相略胜一筹:扮演者大大的双眼,更加符合历史上张飞怒目圆瞪的人物形象,其爽朗的笑声干净利落。
  “张飞”当天骑的马,也不是当地用以吸引游客眼球的马,而是典型的蒙古马,高大、健壮。在导演的要求下,只见“张飞”手提缰绳,骑着马原地打圈,得意间,“张飞”放声大笑,其笑声老远都能听见。笑声中,摄影师赶忙动起来,将摄影机放于低处,采取仰拍的方式,以突出张飞的高大与威武。历史上,作为巴西太守的三国蜀将张飞,曾镇守阆中长达八年时间。如今,张飞巡城已成为阆中古城旅游的一大品牌保留节目,无论平时里,还是年节间,大凡来此的游客都可以在古城的大街上见到此幕。
  抬花轿展示川北婚嫁习俗
  拍摄现场一角,放着一顶漂亮的花轿。这顶八人大轿虽然有些夸张,但视角冲击力很强。蹲在一边的几名轿夫,是当地市民扮演的,见导演还没有安排他们上镜,几人摆着龙门阵。
  据介绍,历史上抬花轿在川北一带盛行,新娘子过门都得坐着花轿到婆家。“坐花轿是一种形式,其形式背后,却包涵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坐花轿与哭嫁习俗相连,大凡哪家的女儿被打发,当娘的心里总是难舍难分,喜极而泣……后来,阆中的坐花轿从民俗融入到旅游市场,被赋予新的内涵。其民俗文化的传承给这座千年古城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正是冲着这一点,音乐电影《阆中之恋》拍摄计划将此内容列入。
  拍摄开始,大红花轿被人抬起,在阵阵唢呐声中,花轿徐徐前移,阆中古城千年民俗被摄入镜头。

热心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纬30°中国行》南充篇12月亮相央视
分别于12月13日、14日和17日播出



      从南充市旅游局获悉,近日从CCTV-4《远方的家》大型系列特别节目组传来消息,《北纬30°中国行》南充篇的制作工作已全面结束,将于12月中旬亮相央视。  据了解,《北纬30°中国行》南充旅游形象宣传片,拍摄准备工作历时数月,其中的南充旅游形象使者选拔成为焦点。南充市旅游局通过媒体的广泛宣传,最终在驻市高校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播音主持专业敲定风华正茂的年轻女孩沈律童出镜。据悉,南充旅游形象总片长时间为20秒,于12月3日至31日(周末除外)播出。其中以“南充旅游,嘉陵江畔最柔美的记忆”为主线,通过女孩的视角,集中生动地展现阆中古城、嘉陵第一桑梓、张澜故居、朱德故里·琳琅山景区、西山风景区、凌云山和升钟湖的旖旎画面。
  《北纬30°中国行》南充旅游专题片共3集,分别于12月13日、14日和17日播出。专题片以嘉陵江文化、古城文化、客家文化、风水文化为主线,内容涉及景区风光、民风民俗、名特小吃等,包括阆中古城、嘉陵第一曲流、凌云山、仪陇朱德故里、升钟湖、川北凉粉、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等。
  《北纬30°中国行》专题片首播时间是每周一至周五17:15—18:00,重播时间是23:26—00:11和次日的06:13—06:58。每周5集,每天1集,每集45分钟。而旅游形象宣传片则在专题片片头后播出。

发表于 2012-12-3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lol哇,好安逸,楼主辛苦了。

热心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南充篇已通过编审
12月13-14日、17日CCTV-4 播出

http://www.cnncw.cn/pdf/ncwbnew/res/1/20121203/91071354502364062.gif
  仪陇客家水席盖碗菜被收入镜
http://www.cnncw.cn/pdf/ncwbnew/res/1/20121203/13691354502364062.gif
主持人李七月在品味南充美食


     从南充市旅游局获悉,《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南充篇的编审工作已结束,根据央视播出时间安排,该片将于12月13-14日、17日在CCTV—4《远方的家》栏目中播出。同时,已制作完毕的南充旅游宣传片将在该栏目中插播。  据南充市旅游局局长白永强介绍,《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南充篇,为南充市建市以来首次在央视重磅推出的形象展示,其历史与文化、风土与人情、民俗与民风将通过电视镜头的提炼与提升,成为外界了解南充的一席精神盛宴。同时,南充旅游宣传片拍摄准备工作历时数月,其中的南充旅游形象使者选拔成为焦点,最终,西华师大新闻传播学院的女生沈律童获选。据悉,南充旅游宣传片片长时间为20秒,将于12月3日至31日在央视《远方的家》栏目插播。该片以“南充旅游·嘉陵江畔最柔美的记忆”为主线,通过旅游形象使者的视角,集中生动地展现阆中古城、嘉陵第一桑梓、张澜故居、朱德故里、西山风景区、凌云山和升钟湖的旖旎画面。
  《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南充篇的拍摄,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为了拍好此片,摄制组11月2日进驻南充后,南充市旅游局随即组织全市旅游行业的专家、教授和各相关县市区旅游局分管领导召开座谈会,拟定了详细周密的拍摄计划。在前期的景区选景和后期的拍摄工作中,南充市旅游局积极提供拍摄道具,并利用两辆越野车全程跟踪拍摄,从而确保了拍摄顺利进行。
  《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南充篇通过后期制作,最终确定3集,该片以嘉陵江文化、古城文化、客家文化、风水文化为主线,内容涉及景区风光、民风民俗、民特小吃等,其中包括阆中古城、嘉陵第一曲流、凌云山、升钟湖、川北凉粉、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等。
  据来自摄制组的消息称,《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南充篇将于12月13-14日、17日播出,其首播时间为17:15—18:00;重播时间为23:26—00:11和次日的06:13—06:58;每集45分钟,南充旅游宣传片也将在“南充篇”的片头播出。

热心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巴中篇 12月12日CCTV-4播出

     从巴中市旅游局获悉,《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巴中篇将于12月12日在CCTV-4播出。节目主要对巴中旅游资源及民俗风情等进行深度宣传报道,对宣传巴中旅游、展示巴中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年11月,央视4套《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栏目摄制组走进巴中摄制专题片。在巴州、通江、南江、平昌三县一区的恩阳古镇、南龛坡、通江银耳、王坪烈士陵园、光雾山、南江黄羊、白衣古镇等地进行拍摄。据了解,本次节目时长45分钟,具体播出时间为:首播12日17:15—18:00,重播时间23:26—00:11和次日06:13—06:58。 

热心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阆中之恋》古城杀青2013年1月1日央视播出

http://www.cnncw.cn/pdf/ncwbnew/res/1/20121211/90011355209318875.jpg

     从阆中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凸现阆中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的音乐电影《阆中之恋》,日前已在当地完成拍摄。该局局长宋海全称,该片将于2013年1月1日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  据了解,历时月余的拍片中,为从全新角度展示阆中旅游资源,摄制组租用一架直升飞机用于当地航拍,不仅将当地秀美山川收入镜中,还将阆中古城、华光楼、四川贡院、中天楼、天宫院、老观古镇、五龙庙等一大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拍入。
  邀请大陆和香港著名影星许晴、方中信在片中扮演角色,以肢体语言无声地表白对家乡的恋、对异性的恋,成为该片一大特色。当地市民表示相信,《阆中之恋》可望让他们以及外界看到一个不同的阆中。

发表于 2013-3-29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ding呀 支持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