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297|评论: 2

时寒冰:台湾行 我听到的最震撼演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6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台湾行短记
                           
                                                                                       时寒冰
      
      8月6日,复旦大学总裁班学员到台湾地区访问,我有幸作为随行的两位老师之一,在短期的访问交流中,对台湾有些点点滴滴的认识和感受。虽肤浅,但对很多细节记忆深刻。特记录下来,与各位分享。(本文除了一张资料照片,其余皆为阿坤拍摄)

      (一)老师
      
      到台湾桃园机场时,天已傍晚。入关之前,需要填写一个表格。在职业一栏里,我一开始想填个“下岗职工”,后来想想这个大陆特有的名词台湾同胞可能难以理解,就随手下了“老师”。
      
      入关时,我把表格和证件递过去,对面是一个很典雅的女士。“时老师”,她突然微笑着,很热情地叫我,“您是大学老师还是中学老师?”我说是大学老师。“暑假休息时间还来参加交流活动,辛苦您了!”我内心突然有种很温暖的感觉。她盖上章,恭敬地把证件递还给我,说:“祝您台湾行愉快!”
      
      到台湾后,发现台湾的中国传统文化比大陆保存得更完整、更正宗。在这里,老师远比政客们更受尊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彬彬有礼。台北市市长郝龙斌介绍情况时说:“24个小时,您走在台北市的任何一条街道都是安全的。当您迷路的时候,人们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帮助您,甚至为您引路。”
      
      此言不虚。问过几次路,每次都得到了热情而详细的回答。

      (二)EZ5

      台湾是华语流行音乐重要的起源地之一,一向喜欢音乐的我,自然不愿错过这样的欣赏机会。
      
      8月7日晚上,台湾的陈心仪女士陪同我们一行,到台北安和路上的EZ5 PUB音乐餐厅听歌。台湾人口少,只有2400万人,由于市场小,竞争非常激烈,很多我们熟悉的著名的台湾歌手都曾在音乐餐厅唱歌。


      也许不是周末且天下小雨的缘故,原本就不大的地方,
http://188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2/8/16/0/27/v8597_139ee8b6e53g85_blog.jpg

      也只坐了不到一半的人。买一瓶啤酒,就可以安安静静地听一晚上高水准的音乐。从晚上9:45一直到深夜0:30分结束。简直是一场音乐盛宴。
      
      当晚的演出者是Tommy、林芯仪(右图,资料照片,现场不准拍照)和阿达兄妹。三位歌手,只对林芯仪略微熟悉,知道她曾经获得过亚洲新人歌唱大赛第一季殿军、king ground 歌唱比赛第一名、第三届超级星光大道第二名。
      
      Tommy的歌曲充满激情。只有在现场,才能如此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澎湃和激昂。坐在我们旁边的一男一女,一直非常安静,Tommy唱完歌,中场休息。其中一位举手示意求助,我才发现他俩是盲人。
      
      服务生没有到。陪同我们的陈心仪女士赶紧询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原来,他们是想去洗手间,由于餐厅里桌椅摆放乱,且桌上都有饮料和酒,必须有人引领才行。陈心仪女士马上过去帮助他们。还告诉他们,自己就坐在旁边,有问题随时可以叫她。
      
      这个不经意的细节,让我突然非常感动。按照我们的标准,陈女士应该属于有地位的成功人士,但她对素不相识的这对盲人,表现出令人感动的关切。这种关切纯粹源于自觉,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当帮助别人成为一种自觉,社会必然充满温情。
      
      晚上10:45分,林芯仪登场演唱。她嗓音比较独特,擅长诠释苏芮、那英、张惠妹等歌手的歌曲,我们为她的每一首歌欢呼,使得现场气氛活跃了很多。
      
      间隙,有人替两位盲人为林芯仪献上生日蛋糕,祝福她开心、幸福。林芯仪看着蛋糕,满眼泪水,声音哽咽,说这两位盲人朋友每次都来听她唱歌,这次特意在她8月13日生日到来之前,定做生日蛋糕为她祝福。
      
      这种温馨的场面,也感动、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那一刻,我也忍不住落了泪……
      
      在台北,这家显得很小的音乐餐厅里,我听到了纯粹的音乐,感受到了纯粹的温情……

      (三)1999市民热线
      
      台湾之行,近距离接触了几位台湾政要,聆听了他们的演讲:“副总统”吴敦义、中国国民党荣誉党主席吴伯雄、台北市长郝龙斌、陆委会主任赖幸媛等。由于参加台湾时报出版社为我的新书安排的宣传活动,缺席了与复旦学生一起去拜访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先生。
      
      接触到的台湾的领导人普遍都非常谦和、幽默,口才都很好。很大程度上,可能也是民主机制倒逼出来的。强大的竞争压力,促使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必须通过做实事去赢得民心。而且,每个人都被盯得很紧,处处小心谨慎,唯恐被抓住小辫子。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官怕民。我们在晚宴后曾邀请台北市议员吴志刚先生和我们一起去EZ5 PUB听歌,他婉言谢绝了。尽管听音乐是再正常不过的生活了,他们也不得不放弃。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郝龙斌介绍的“1999市民热线”。
      
      郝龙斌为改善市政府公务员服务态度及服务效率,在2008年7月3日正式启用“1999市民热线”,市民遇到市政服务问题,或者相关困难,都可以打这个热线。有人因为垃圾问题困扰打电话,30分钟政府就派人解决了问题。甚至有市民为找女朋友苦恼而求助这部热线电话。市民反映的所有问题,都会及时得到反馈和解决。并且,政府公务员会在事后就市民对问题解决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如果市民不满意,相关报告会送到市长那里,市长会亲自过问。
      
      我回来后,专门查询“1999市民热线”的情况,发现它在2010年6月,曾在香港获得“亚太杰出顾客服务奖——最佳公共服务奖”,是台湾官方首度、也是当年亚太区唯一获奖的政府机构。郝龙斌并未提及这一点,可见为政者的低调与谦和。
http://188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2/8/16/0/28/v8597_139ee8c4619g2_blog.jpg
      郝龙斌说:台北最美的一道风景是人。台北市是华人文化圈内最高公民社会成熟的范例,充满台湾人文气质的美。他特意提到了诚品书局(右图,夜里十一点书店里还有很多人)。诚品书局24个小时营业,很多人可以去那里看书。我们曾在十一点多去那里,还有很多人在买书、看书。台湾虽然只有2400万人口,但畅销书的界定标准竟然跟大陆一样:销售3万册(大陆大前年的数字还是10万,去年这个标准已经下滑到3万),可见,台湾读书人的比例是相当高的。

      (四)文化
      台湾行听到的最令我震撼的演讲,是台北市前副市长、中华文化经济交流协会理事长、News98电台“世界一把抓”节目主持人李永萍女士,专门为我们一行十余人做的专题演讲。
      
      李永萍女士是一位非常博学的人,她对文化有一种深刻的爱,为了保护台北的文化,她一开始是向政府建议、求助,后来干脆直接参加竞选,高票当选台北市副市长。
      
      她的演讲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什么才叫文化弘扬,什么才叫文化保护。
      
      在台湾大学和台湾师范大学附近,有一个违章建筑聚集的村落——宝藏岩,是当年伤残、穷苦的台湾老兵们建造的,房子都非常简陋,但经过认真研究、评估,台北市政府没有将它们拆毁,而是建好排水系统,进行细心维护,竟然将这个违章建筑群变成了闻名世界的艺术村。迄今为止,已经有来自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位艺术家来到宝藏岩创作,《纽约时报》甚至将宝藏岩与台北101大楼并列,纳入台北最具http://182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2/8/16/1/9/v8597_139ee9629aag86_blog.jpg特色的景点。
我们晚上吃饭的地方,是Deja vu音乐魔幻欧陆创意料理(右图),谁能想到这个餐厅竟然是原来废弃的工厂厂房改造的?
      
      李永萍说,她反对把这些建筑拆毁,而主张赋予它们文化内涵,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她任台北市副市长期间,在文创方面,广泛征求方案,使很多有价值的文化古迹得到保护,并打造出了一些新的有特色的经典之作。
      
      李永萍在演讲伊始,首先提到了她去大陆访问的情况,重点举了武汉的例子。她说,内地很多地方不是做文化,而是用金钱堆积文化垃圾。如果一个项目能用一千万做好,为什么非得花几个亿呢?省出金钱为市民改善生活不是更有意义吗?她对内地新建的一些文化项目对市民收费也进行了批评。她说,这些项目本身就是为市民服务的,怎么能够收费呢?
      
      作为一名趋势研究者,李永萍带给我的启示是:财富的累积。台湾避免拆了建、建了拆这种恶性循环,也就避免了财富的无节制的损耗,可以逐渐实现财富的累积。因此,她所说的文创内涵,在经济上解读,也具有特别的意义。

      (五)吃
      
      在台湾,最大的感受是,无论是饭、点心还是水果,都非常好吃。
      
      加上夜宵,我们每天吃四顿饭,每次都吃得很饱。原来以为在内地练就的百毒不侵的胃,欣赏水平已经大大降低,没有想到,它的功能在这一刻竟然奇迹般地恢复,对美味充满柔情蜜意。
      在宜兰县吃夜市的时候,我们要了两份空心菜,而在内地我几乎不怎么爱吃这种菜。http://188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2/8/16/1/14/v8597_139ee9a6306g2_blog.jpg
由于人口少,竞争激烈,人们只能在品质方面不断努力。一方面,材质要特别好。一方面,口感要特别好。一位开过饭店的台湾朋友说,他们至少准备三年的时间:半年亏损,三年站稳脚跟,只要能够生存三年,慢慢就可以赚钱了。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在两岸企业家交流的论坛上,一位大陆知名企业执行总裁的发言:“做项目,必须要能够在3—5个月赚钱,如果是3到5年才能赚钱,就没有做的价值和必要了。”我看到周围的台湾朋友,都流露出惊愕的神情。
      
      大陆人口多,企业家缺少紧迫感,竞争压力相对小很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只有当企业全心为消费者着想,努力去追求品质的时候,这个企业才能真正做大、做强。
      
      在台湾时间比较短暂,走马观花,了解尚不够深入,姑且写下一点片段,作为台湾行的记录。

                                                                                                                       匆于2012年8月15日深夜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2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