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以中小学生为重点群体,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今后,我省将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考核测评。(8月3日四川日报) 杜甫曾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顔!”而且还言“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古人怎样的一个愿望?怎样的一种期盼?怎样的一种纠结?怎样的一种无私?现如今,我们已拥有了广厦千万间,此屋已出现,然而,真正的“寒士”又在哪儿?已经是风雨不动安如山了,但“寒士”们,你们珍惜了吗? 现在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天玩的是电脑、手机,穿的是名牌,住的是豪宅,《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诗经》已渐渐被就遗忘,更谈不上体会当年杜甫的茅屋。明礼诚信远了,勤俭自强也远了,敬业奉献也若影若现....... 古人的愿望如今得到了实现,我们是否应该珍惜呢?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乖凉,我们有大树乖凉,为什么不好好努力呢?不管在什么年龄,什么地域,什么范围,我们都应该把“读、诵、吟”的学习方法传承下去,好在诵读中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笔者认为,《通知》强调的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推崇,我们现在有那么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就应该加强学习,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不仅对我们自身是一种提高,更有利于城市文化、机关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和镇村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