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21|评论: 1

升学宴成升学厌 谁在作茧自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7 16:39 | |阅读模式
升学宴成升学厌 谁在作茧自缚

“每个红包少的要装200元,熟一点的人就是400元起了,两个星期吃掉一个月的工资,年年差不多都这样。” 每到七八月份,不少人会收到亲戚朋友送来的升学宴请帖,经常辗转于各个酒店。不仅设宴的学生家长被升学宴纠缠得疲惫,受邀请者更是闻宴色变。(新华网8月26日)

    孩子辛苦十余载,一旦金榜题名全家人都高兴,邀上亲戚朋友吃个便饭本也无可厚非。但任何事都有一个度,当升学宴动辄十几桌、千元起价,当发请帖的人叹气,收请帖的人忧心,当升学宴演变成了双方都厌恶的“请吃”活动,这样过度的人情消费成了百姓心中的痛,以至于有人发出“这种高档的自助餐猛于虎”的感慨。

    升学宴成了升学厌,究其原因无外乎一是:面子。中国人要面子是出了名的,这一点无须讳言。孩子在高考中蟾宫折桂,风光虽不及过去金榜题名,却可以藉此扬父母的面子,拼爹拼不过拼子女,别人摆一场宴请,那不妨咱就摆两场,别人十桌咱二十桌,总之不能丢面子只能挣面子。

    二是利益,面子固然重要,但吃来请去钱包是自己的,同事朋友也好亲戚也罢,尽管大多数人并不情愿,但随出去的份子日后要想法设法收回来,否则就亏大了。于是每个人都陷入由被动变主动、再由主动变被动的怪圈,除了攀比心理,在补偿心理、从众心理等的影响下,宴请的规模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礼金越来越厚,最终织成了一张无法挣脱的人情网,每个人都成了这个网中的一个结,欲罢不能。

    升学宴成升学厌的背后,除了面子利益外,地方权贵家庭无疑起了榜样作用,虽然政府已经设立法规条例严令禁止党政工作人员大办特办各式宴会,但借机敛财有谁会遵守呢。加之大肆宣传的餐饮企业在背后推波助澜,原本传统的民俗倒成了积累民怨的蓄水池。

    当大多数升学宴成了不得不办的家庭炫耀性消费,成了应付社会关系的面子工程,最后苦的是谁呢?其实为面子所累、为利益所困作茧自缚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庆祝升学可以来有很多种方式来代替吃喝,比如感谢老师完全可以通过动手制作纪念品来完成,办升学宴的钱完全可以奖励孩子一次旅游等等,都是健康有意义的,为何一定要作茧自缚呢。

作者:直隶巴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