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在楼主权威性译文未出之前,先小小的试译一下,权作抛砖引玉:lol。有些地方若理解有误,还请就教于方家:)
人生赋(译文)
盘古开天辟地,从此宇宙不再是一片混沌状态;女娲娘娘采石补天,用稀泥创造出来万物之灵的人类。神勇的后羿用利箭射落了天上十个太阳中的九个,从而润泽万物,使天下生灵免遭毒日蒸烤之苦;大禹治理黄河水患,引导河水浇灌良田农地。华夏民族的始祖炎黄二帝传授百姓劳动耕作之法;秦朝和汉朝的列代帝王,都追求图谋天下之霸业;唐朝和宋朝的开国之君,以文治理天下,取得了超凡的成就;元朝和清朝时期,都是以强大的武力不断开疆拓土,扩大了中国版图。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朝代不停的更替,前赴后继;唯有那座座青山始终不变其色,长江水一浪接过一浪。那些有良好品德操行的人因为人们的怀念而永存,一般的人只不过因为内心的不安分而经常自寻烦恼。传说老聃(即老子)准备西出函谷关时,守关的将领看见东方飘来阵阵的紫气(祥瑞之兆);孔子孜孜不倦的传布儒家仁义之道,使得天下贤能追随其左右。春秋时代的齐国、秦国、晋国、楚国、宋国等五国当时是何等的强盛,最后不免灰飞烟灭;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四大公子虽然手下门客众多,终不能力挽狂澜于既倒。诗仙李白豪饮作诗,疏狂得连天子也不放在眼里;名将廉颇虽已年迈,但食量不减壮年,使得前来探视的使者也惊奇不已,即使如此,老将军也再未得到朝廷重用而留下千古遗憾。富丽堂皇的阿房宫被楚霸王项羽一把火烧成了灰烬,曾经煊赫一时的梁园早已成了一片废墟。文人雅士趋之若鹜的兰亭集会早不复当时景况,秦淮河畔的秾歌艳舞也成了历史尘埃。通透达观的人顺应自然,君子安贫乐道,不以得失为念。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身受父精母血,汇聚天地之灵气,吸取日月之精华。一旦来到这个世界,终其一生只是辛劳二字;死了后,整个人的肉体和灵魂也就烟消云散了。在年轻的时候,得到长辈和老师的敦敦教诲;成家了,就要承担其家里家外的所有事务。五十岁之前,要埋头苦干,奋发向上;六十岁过后,也就该颐养晚年了。要具备一定的品德和才能,忠义和孝顺同时兼顾。青春焕发朝气蓬勃之时不看重金钱财物等身外物,待到看透一切人情世故时候却岁月不饶人了。国家施政方略不能预测得到,因此人在社会中的处境会跟着变化;商场如战场,今天还是高高在上明天恐怕就像潮汐一般跌落得粉碎。一时间得到领导和上级的垂青,就显得踌躇满志,志得意满;一旦遭逢恶劣的境遇,就心神沮丧,一副感伤模样。时而豪情满怀,激情澎湃;时而心情愉悦,气定神闲。乌鸦在树枝间盘旋,清冷的月光笼罩大地,令人心感悲伤;长亭送别,大雁的鸣叫令人心惊。得意时到处一片附和赞颂声,失意时门前冷落鞍马稀。上层社会时常传出震耳欲聋的相互赞赏吹捧声直达九霄云外;最下层人们的哀苦声就连海里的鱼鲛也不忍听闻。
一声叹息!人的生命就如同早晨的露水很快便消失了;人生一世好像天上的流星眨眼即逝。本就是一个平民百姓,没有好大的福分和命运。就像大海里的一粒谷子、大千世界里的一粒尘埃般微不足道。一个人一辈子拥有和得到的东西实在太少,更多的是无尽的遗憾。谁也不能料到前世今生。世间万物本就是由细微构成,而承载人类生命延续的空间无穷无尽(原文中这句话不好理解,存疑)。闲观庭院里的花开花落,耳听林间溪谷中的清脆鸟鸣。一杯浊酒述说恩怨纠葛,人生苦与乐只有自己知道。生和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更多的是要体验和享受人生;天下一时兴盛,一时衰败,人世间的欢乐悲伤都是要品味到的啊。这样,人的一生也就足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