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766|评论: 31

[摄影.旅游] 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画卷欣赏(转)

[复制链接]

2014年度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2-8-30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01251021e0a128f2ee9e6ec7.jpg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卷首

请注意图中的灌县古城和都江堰索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与人数 1 小米椒 +30 收起 理由
野道士 + 3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之一
     

    一、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背景介绍

        南宋的夏圭曾画过《长江万里图》长卷,原作已失落,有不少摹本流传。自古以来,长江就是令绘画家们激动不已的题材,张大千多年旅居海外,愈到晚年,思乡愈切。因此,祖国的山山水水经常在他的画中出现,他就通过自己的画“卧游”祖国山河,聊解乡愁,《长江万里图》就是产生于这样的心情下。 该画作于一九六八年,张大千时年七十岁,当时正移居巴西。长江是亚洲的第一大河,也是中国人的“母亲河”,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长江连绵数千里,横贯中华大地。




1201110441b9c09879fdf66b9f.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120111043921bfcb669af4e6e5.jpg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之一
       南宋的夏圭曾画过《长江万里图》长卷,原作已失落,有不少摹本流传。自古以来,长江就是令绘画家们激动不已的题材,张大千多年旅居海外,愈到晚年,思乡愈切。因此,祖国的山山水水经常在他的画中出现,他就通过自己的画“卧游”祖国山河,聊解乡愁,《长江万里图》就是产生于这样的心情下。 该画作于一九六八年,张大千时年七十岁,当时正移居巴西。长江是亚洲的第一大河,也是中国人的“母亲河”,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长江连绵数千里,横贯中华大地。(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1201110441b9c09879fdf66b9f.jpg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之二

        张大千是四川人,在他的这幅长卷中,他以四川省为起笔,开卷是都江堰的铁索桥,接着,长江奔流而下,越三峡,过江陵,纳百川,最后投入大海的怀抱。此长卷近二十米,画面布局宏大,气脉流贯,繁复变化却又浑然天成,显示了画家深厚的功力,也表现了画家气吞山河的胸怀与气度。在技法上,这是—幅泼墨泼彩画、他既采用了传统山水画的破墨、积墨、泼墨等技法,又融会了西方绘画的泼彩法,形成了“泼写兼施、色墨交融”的风格,这也正是张大千晚年的主要画风,具有强烈的个性,豪迈奔放、雄浑苍茫,展卷之下,万流奔腾,千岩耸峙,其壮丽令人叹为观止。(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12011104449eaa630d584a4c6c.jpg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之三

二、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画卷欣赏

      《长江万里图》乃中国绘画中非常重要之题材,长江对中国人来说有很深的人文情感,正如诗仙李白所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历代多少诗人画家因其灵感创作,已有无数伟大的作品传世。对张大千而言,由于四川系其故里,他曾画过无数以蜀中、长江沿岸之名山胜水为创作的题材,例如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所藏的《蜀江图上下卷》、《长江山水连作》、《蜀中八胜》、《蜀楚胜迹册页》,以及《蜀中四天下》等精品无数,然而画题虽然重复,但画面却每每呈现出新的生命力量,情感丰富引人入胜。因此,此幅《长江万里图》亦可以说是大千一生终情于长江山水无数情感经验的统合、整理与总结。(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12011104468cfa8a286c605c98.jpg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之四

      此帧〈长江万里图〉,是为其好友张群祝寿所作,绢本,高半公尺余,长达二十公尺,画幅的表现形式为传统之中国手卷。把长江发源自青海以后,流经大千家乡四川,从岷江索桥开始,直至江苏入海的沿途景色尽收眼底,无论沿岸之屋宇、舟帆、山岚、云雾、远山、近水、林瀑、城垣等,疏疏落落,千岩万壑,沿绵不绝。(待续)

2017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2-8-30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大了看得见都江堰的索桥哈。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1201110449d0dcb50cfd263c20.jpg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之五

      《长江万里图》一作如此宏伟浩瀚,大千却自署“竟十日之功”完成,足见画家当时功力之强盛,此际前后十余年间实为画家毕生功力最为精纯渊穆之时。(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120111045051595519f3654424.jpg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之六

      长江,是大千先生少年时代,在重庆求学期间就十分熟悉的大江。早在一九一六年,大千随二兄善孖离开重庆赴上海时,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千的家乡在四川内江,一九三八年后十余年间,他又长住成都,均位处长江的主要支流。在航空业并不普及的年代,乘船进出长江,乃大千在大陆时期的常事。(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12011104519b1e9734b41294d3.jpg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之七

      此卷开头一段采用纵深来回往覆的手法,咫尺千里,山势与河流蜿蜒交错;然后采用横势铺陈的手法,高山与平陆绵延交替,经武汉三镇,江面豁然开阔,又不时画出支流,山城水廓错落衔接,风帆处处,制造深远苍茫的空间。过了南京和金山,江面更形宽阔,山势渐渺;过上海、崇明后,则是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了。
洋洋洒洒近二十米的长江胜景,在大千的笔下,时而明净,以线条为主,时而蓊郁,以湿墨叠彩晕染,粗放与精工,收放自如,技法上真正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1201110454106ee3fc8de37dd1.jpg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之八

      全卷结构,诚如一场百人乐团大规模演出的交响曲,雄壮与细腻,快速与舒缓交互迭出,色彩变化,有缤纷浓郁,也有清雅飘逸。而且天光水色,阴阳明灭,气象万千,可以说是极宇宙之大观于眼底,如果不曾像张大千那样游历名山大川的蓄积之厚,绝不可能作到如此胸罗天下的气魄。
此画大千借用的是苏东坡的诗句:“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主要景点起自四川境内的长江上游,可以从画中明指的有岷江、都江堰、索桥、导江、玉垒、(灌县古城)重庆、万县、三峡、宜昌、武汉三镇、庐山、小孤山、黄山、芜湖、南京、镇江、金山寺、焦山、上海,至崇明岛出海为止。(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1201110455fb9d64bc0d14da56.jpg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之九

三、张大千《万里长江图》三大表现特色:
      此绝世长卷精品画作在表现形式上主要有以下三个特色:
      1、长达二十米的布局,主要以鸟瞰之构图方式展现了连绵不绝的动势和空间,将不同之时空视点,纳入同一视觉空间,透显了中国文化的宇宙观。画面上疏密明暗的安排,绝无单调重复之病,并有一气呵成的整体感。
      2、通幅画面予以一种水气湿润、青翠盎然的感觉,将那种浓郁幽深、郁郁苍苍的江南景致,表现得极为动人,同时也呈现了张大千个人深厚之人文情感。
      3、综合张大千平生画风与技法,举凡泼墨、泼彩、用笔、点染、荫湿、流动、沉渍、干印等各项技法之运用,营造出长江山水庞大蜿蜒的气势。张氏在这幅作品中具有一项特殊成就,即是将浓艳的青绿设色与工致的笔调融入文人山水的笔墨中,在文人画家和职业画家间的调和上表现了他最大的企图和努力,达于前人所未及之境地。《长江万里图》兼重笔调的雄浑与秀润,并以张大千泼写兼施的个人风格,奠定了张氏在中国山水画上不可憾动的地位。(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1201110456bfe23d64e57ea07e.jpg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之十




完毕!
敬请欣赏张大千《长江万里图》全卷视频




发表于 2012-8-30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看不清楚:lol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9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2-8-30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木有大图哦,眼睛都看花鸟…:lol

发表于 2012-8-30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的视频可以看见大图,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2-8-30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lol

发表于 2012-8-30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视频太漂亮了,音乐配的恰如其分,顶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大家先把文章读完再说:lol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图片后,滚动鼠标可将图放大欣赏,特别是第一幅图,画面展示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索桥和灌县古城,这是张大千1968年在台湾为张群祝寿所作,全品记忆所作,一气呵成,呵呵!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