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42|评论: 2

“吊瓶班”无人上一本,你们想表达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30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吊瓶班”无人上一本,你们想表达啥

    一张湖北孝感一中高三(3)班学生集体在教室挂吊瓶,边打氨基酸补充能量边复习的照片,今年5月曾引起网友的围观,这个班也被调侃为“史上最牛‘吊瓶班’”。高考结束后,该学校考生达到一本线者222人,“吊瓶班”全班50多名学生无一人达到一本线。面对这个问题,副校长张胜华很尴尬。

1.jpg

    为了高考出好成绩,学生们集体在教室挂吊瓶,这场面且令人震撼。家长的“支持”,学校的“敬业”,及学生们表现出的“精神面貌”,理所当然让人们预期高考的好战绩,尽管这战绩的代价或许过于高昂。然而,造物弄人,“无一人达到一本线”,成了家长、学生、学校及媒体共同的“一声叹息”。

  如果说,“史上最牛‘吊瓶班’”被热议,是民众对应试教育引发的高考乱象的反感,比如不少网友认为“吊瓶班”背后是应试教育在作怪,“教育有病、学生打针”、“当代范进、可悲可叹”等评价频频见诸网络与报端,那么,无人考上重点的叹息,宣泄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呢?是为这些如此努力的学生惋惜,还是暗讽他们不过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

  无一人达到一本线,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我们在指责他人信奉应试教育的同时,自己又以应试教育作为衡量的标准。甚至媒体也不能幸免。

  耐人寻味的是,副校长张胜华对此只是苦笑,“就在刚刚开会时,我们还反思了‘吊瓶班’事件。我们在会上用了一句当红的网络语言来评价此事,那就是‘躺着也中枪’。”反思的是什么,张胜华语焉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谈及刻苦备考的“吊瓶班”今年的高考成绩,张胜华略显尴尬,以“一般”二字概括。

  应试教育,未必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糟糕,在没有更好的教育模式取代之前,它仍不失为一种适用的教育制度。只是,它需要改良、进化,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高考制度,也没有我们所希望的那么公平,但在没有更公平的选拔机制出台之前,它仍不失为适格的国考制度。莘莘学子为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而拼搏,打上氨基酸或吃几个鸡蛋,无可厚非。努力了、刻苦了,“无一人达到一本线”决非耻辱。张胜华副校长也明白,“平行班学生的基础相对要差一些”,考不上一本,在情理之中。

  按照专家说法,打一瓶氨基酸还不如吃一个鸡蛋。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以平常心待之,以必胜心视之,从容应考,是最靠谱的。集中打吊瓶等做法,不仅不科学,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有百害无一利。这才是张胜华副校长最应反思的。同时,他也用不着尴尬,应该理直气壮地告诉媒体:我们的学生发挥了正常的水平,他们是最棒的!

作者:雨花时节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2-9-2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平常心待之,以必胜心视之,从容应考,是最靠谱的。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