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又称“七月半"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营山也不例外,几乎年年都在过这个节,这一段时间营山县城和其他时间比,可谓不一般,在这里,通过这些照片也看看营山人怎么过的七月半。用什么样的方式寄托对亲人的哀思。在这里,作为一种文化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切勿当做迷信来看待。

买纸拿到河边或者是郊外去烧这是在营山普遍流行的过节方式
----不论有钱没有钱,都要多多少少买一点,用粉笔或者是用石灰画个圈,意思就是防止烧个祖先人的纸钱,被孤魂野鬼拿去

这一天,纸衣,幽冥券,电器,小轿车等成了抢手货,希望过去的祖先人能够得到享用
封冥包
-------冥包。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著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带人们用纸扎“花盘”,上放纸钱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内边走边念:“至亲好友,左邻右舍,原先住户,还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请上花盘,送你们回去罗!”说完后端到屋外焚化,或许这是四川普遍这一天的风俗习惯,营山也不例外,虽然现在崇尚简单化,但是还是有人习惯于这一天封冥包。
到寺院内诵经,设盂兰盆供,为亲人超度
----在营山从解放前到今天都有这样的习俗,但是在营山真正了解文化,了解这一习俗的人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