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秋天飞

[百家争鸣] 看过很多种版本的川剧《凤仪亭》,都把董卓演成一个丑角似的人物,我认为很不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难 发表于 2012-9-6 2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兄误会了,《李亚仙》的创作过程我不认为是沈铁梅一个人完成的,沈铁梅应该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我只是提 ...

如果都按照观众的思维方式来创作的话,那哪里来的个性而言呢。
——————————————————————————————

说得好,现在的《凤仪亭》的思维还停留在几十年前,怎能适应现在观众!

发表于 2012-9-6 21:1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天飞 发表于 2012-9-6 18:22
把一个枭雄董卓演成一个搞笑似的丑角,川剧再幽默也不是这样的幽默法吧!!!况且现在观众群的认识水平 ...

川戏是雅俗共赏的.以前虽有文盲看戏,可也有上流社会人士观赏川剧.这些上流社会人士的文化素养应该不会比现在在川剧论坛上发帖的这些人低吧.他们是如何对待川剧的,是把川剧乱改一通吗?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句不客气的话,《凤仪亭》的三个人物只有貂蝉完成了一半的人物塑造任务,因为吕布、董卓的戏简单,影响了貂蝉另一半任务的完成。这个戏三个人物本来应该总得分是三分,结果得分0.5大家平心而论:这个戏除了给观众留下几个貂蝉的唱段外,还给你留有什么影响深刻的东西??


   只有吕布和董卓更强大,才能显得貂蝉最强大。

发表于 2012-9-6 21:2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难 发表于 2012-9-6 20:13
老兄误会了,《李亚仙》的创作过程我不认为是沈铁梅一个人完成的,沈铁梅应该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我只是提 ...

编剧很有“个性“,可编出来的东西没有看,所以只好“封笔“.

发表于 2012-9-6 21:3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天飞 发表于 2012-9-6 21:20
说句不客气的话,《凤仪亭》的三个人物只有貂蝉完成了一半的人物塑造任务,因为吕布、董卓的戏简单, ...

《凤仪亭》是大幕戏《连环计》中的“梳妆“和“夺戟“这两场戏.愚以为,大幕戏《连环计》对貂婵、吕布、董卓、王允、李儒塑造是成功的.怎么能够去要求其中的一两场戏把几个人物都表现得很丰满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libo3976 发表于 2012-9-6 21: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川戏是雅俗共赏的.以前虽有文盲看戏,可也有上流社会人士观赏川剧.这些上流社会人士的文化素养应该不会比 ...

     现在的社会变了,人们的认识也变了呀。以过去人之认识 来 对付现在人之认识恐怕不对口哟!!!

 楼主| 发表于 2012-9-6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libo3976 发表于 2012-9-6 21: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凤仪亭》是大幕戏《连环计》中的“梳妆“和“夺戟“这两场戏.愚以为,大幕戏《连环计》对貂婵、吕布、董 ...

   这可是有名的折子戏啊。这个折子戏董卓、吕布塑造不好会严重影响貂蝉的。

只有吕布和董卓更强大,才能显得貂蝉最强大。

发表于 2012-9-7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2-9-7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时候,我在看戏时,只要看到是新编,我真的不知道是进步了,还是退化了,如《李亚仙》与《绣褥记》就是打死我,我也不认同沈院长比左清飞老师演得好,更不认同新剧本比老剧本好。好些时候,我一看到新编剧,搞一大批的当红演员去助阵,但效果却实不敢恭维,所以,要不捏倒鼻子看完一次,再不看第二次,要不,干脆就看一半就不看了。

发表于 2012-9-7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天飞 发表于 2012-9-6 21: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句不客气的话,《凤仪亭》的三个人物只有貂蝉完成了一半的人物塑造任务,因为吕布、董卓的戏简单, ...

京剧的"凤仪亭"就好! 大拇指.gif

发表于 2012-9-7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江阳红尘 发表于 2012-9-7 09: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多时候,我在看戏时,只要看到是新编,我真的不知道是进步了,还是退化了,如《李亚仙》与《绣褥记》就是 ...

同感,新剧,一半我都看不完!
130001kgvuo6yzuodmyyoo.jpg

发表于 2012-9-7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天飞 发表于 2012-9-6 21: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平反早都有了。不需要我平反了。早几十年前,毛老头的御用走狗文人郭沫若早给他平反了。

再者,想必尚 ...

说得好!
鼓掌好.gif 金色顶.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zhengfeng1234 发表于 2012-9-7 09: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得好!

      就得要把貂蝉、吕布、董卓之间的微妙关系表现的丝丝入扣、险象环生、而又急中生智、化险为夷的场景体现出来,想想看,这得需要演员多么深厚功力啊,这样做工更加细致、人物内心活动更加深刻,这样做出来戏该是多么引人入胜啊!!!

发表于 2012-9-7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天飞 发表于 2012-9-7 12: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得要把貂蝉、吕布、董卓之间的微妙关系表现的丝丝入扣、险象环生、而又急中生智、化险为夷的场景 ...

就是就是.gif 咋办.jpg

发表于 2012-9-7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头,楼主的看法是正确的,所谓戏剧,无外乎就是把平常生活中的事情进行艺术处理,或把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让其发生,要点之一在于强调矛盾冲突,让其矛盾最大化,然后解决之,如果一个戏没有矛盾没有冲突,平平淡淡,那就不叫戏了,那叫生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2-9-7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这种讨论气氛。
认识不一致也没关系,各书已见,不强求,也无须统一。
看帖也是学习,很受益。谢谢楼主和各位网友。
大家讨论的关键词是川剧如何继承和创新。
继承和创新是对立统一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继承的创新是虚无。
艺术的生命力来源于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如果没有创新,艺术将不复存在。
创新是继承的目的,离开了创新的继承只能是照搬;
凡是留存于当今社会的文化艺术,都是经千百年推演修正而来的。
或许有的正在推演修正······这也是继承创新的结果。传统戏也不例外。
艺术表现也是多样的,个人喜好也是多样的,
观众认同的多,存在的空间就大,
在好的戏如果没人看,市场、剧场逼着你适应。
适应社会,适应大多数观众,这才是生存之道。

发表于 2012-9-7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D:D:D

发表于 2012-9-7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蜀皓月 发表于 2012-9-7 23: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喜欢这种讨论气氛。
认识不一致也没关系,各书已见,不强求,也无须统一。
看帖也是学习,很受益。谢谢 ...

192837qm1n3kdtqa12kt2q.gif 您厉害.jpg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2-9-8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趣味的讨论,从中可悟出一些道理。

发表于 2012-9-8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歌悠悠 发表于 2012-9-8 12: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有趣味的讨论,从中可悟出一些道理。

很好的讨论,以戏为主题,没有"人生攻击"这就叫"川剧论坛"前次,我说了"镜花缘"不好,就有两个"黄儿对"郑大爷"百般攻击,侮辱,俺也知是谁,在借题发挥,报复老子!
齿牙.gif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