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57|评论: 10

谁来保护它,集凤的龟山书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7 11:23 | |阅读模式
     
    绿竹掩映下的“龟山书房”坐落于嘉陵区集凤镇水龟山村,由中国佛学院教授王恩洋创办,始建于1929年,1942年停办。在这期间,这所禅儒合一的私塾培养了400多名学生。
沿着新修的村道水泥路,从集凤场镇出发,步行不到2公里,就来到了龟山书房旧址。同行的村干部指着一座小山包说,那就是龟山,因为远看其形状如一只乌龟而得名。
“龟山书房”就在小山包侧边,周围茂林修竹,好一个清幽之所。由于年代久远,从外面看去,书房已经显得十分破旧,墙壁已经有些斑驳。书房共有7间房子,其建筑为两层的土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高约8米,进深5米左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书房右侧有一木质楼梯连接上下楼,在书房二楼的中檩上,笔者看到了“隆昌黄肃方居士”等字迹。书房的大教室、孔子堂保存较好。
在村里,笔者见到了曾在龟山书房读书,现在已经70多岁的王赐勇老人。他既是王恩洋的学生,也是王恩洋的侄子,他向我们介绍了王恩洋以及龟山书房背后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据王赐勇介绍,王恩洋生于1897年,他的父亲王思敏就是一位私塾老师,常告诫子女要崇尚儒学,慈悲为怀。1919年,王恩洋到北京求学,在北京大学当了旁听生,由于勤奋刻苦,他深得北大教授梁漱溟赏识,还参加了陈独秀、李大钊倡办的工读互助团。
王赐勇老人说,1929年的时候,王恩洋因病回到家乡,看到乡里的子弟大都贫穷,无法读书,于是,他在华侨黄联科的捐助下,以自家的5间旧房为基础,修建了龟山书院,以很低的学费招收附近穷苦孩子读书。
龟山书房开始招生以后,除了周边的孩子以外,连重庆、成都等各地的很多学生都慕名前来学习,最多时有学生30余人,开了好几个年级。入学学生,根据学习的程度编进不同的班级,有的学生18岁才开始读书,甚至还有60岁的人来学习。
在这里,王恩洋写了一篇《龟山书房记》。王赐勇拿出一本泛黄的书稿,里面就有王恩洋写的《龟山书房记》。“悟吾之教,儒佛是宗。佛以明万法之实相,儒以立人道之大经”,从这里可以看出,王恩洋先生创建龟山书房,是为了以儒佛两家的学说来培养学生的情操。
据王赐勇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曾经把龟山书房用作村小学校,后来,由于学生都到镇上读书,这里也就彻底空置了。
据了解,嘉陵区已把“龟山书房”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有很多以前在这里读书的学生,再次回到这里看看自己以前学习的地方。还有部分学生,正在积极筹集资金,准备重建龟山书房,恢复当年的面貌。

1.jpg
20110920075051326.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2-9-7 11:49 |
这书房这样破旧,看上去很危险啊

发表于 2012-9-7 12:31 |
:'(:'(
发表于 2012-9-7 18:31 |
太寒碜了哦

发表于 2012-9-7 22:20 |
多照几张图片噻,

我们是老乡哈
发表于 2012-9-8 10:09 |
都没有听说过也

发表于 2012-9-8 10:39 |
介绍都很详细了,可以实地看看,交通的话:自己开车可以到书院门口,坐车的话到集凤镇走路不要10分钟,风景很好。随便问一个集凤人都知道书院的坐标。

发表于 2012-9-8 10:49 |
抢修

发表于 2012-9-8 10:53 |
水龟山,民办中学,比以前的集凤完小厉害多了。
发表于 2012-9-9 11:17 |
这样的文物太多了,是不是保护不过来啊?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