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残暴与顽强
二战期间所有与日本交战的国家,都充分领教了日军的残暴,在中国的南京.在菲律宾的巴丹.在缅甸.泰国的丛林铁路旁,在所有日军建立的集中营里,无论对战俘还是平民日军的暴行惨无人道令人发指。在战后的东京审判中,日本人为此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但问题是,日本人的残暴不仅仅针对敌方军民,它同时也针对自己。
从文化传统的角度看,日本人具有强烈的自我虐待的倾向。这个民族的自杀方式—切腹,全世界独一无二。据说丰臣秀吉时代的千利休自杀时,切腹后把自己的肠子拉出来挂在架子上静静的欣赏,直到死去。他的行为被后世的日本人视为死亡的最高境界。
在整个战争期间,日本向海外派出了700万以上的军队,但在大规摸交战中,包括中国在内的盟国军队捉到的日军战俘却少的令人难以置信。对任何一个西方国家来说,一旦战亡人数达到1/4或至多1/3,投降就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了。但日本人即使仅剩一兵一卒也会血战到底,一个日本士兵所坚守的阵地就是他自己的坟墓。菲律宾战役中日军投入了63万大军,战死者竟达52万以上。硫磺岛战役美军捉到的战俘不足守军的百分之一,且几乎全部是丧失作战能力的重伤员。
战争后期日军穷途末路,前线指挥官在战斗的最后时刻往往下达书面命令,禁止救护伤员,医护人员的任务是帮助不能行动的伤员自杀了事。日军大本营更采取了极端的军事手段,组织了大规模的“神风特攻”,并制定了1亿玉碎的本土防御计划。当失败最终来临时,仅8.15日本投降的当天陆海军自杀的将级军官就达34人之多,其中神风特攻的核心人物,日航空技术部总长偎部正美少将先用手枪射杀了自己的母亲.夫人和三个孩子后,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不仅仅是军人,许多日本平民也义无返顾的选择了死亡。塞班岛战役的最后时刻,44年7月9日,4000多主要是妇女儿童的平民百姓走投无路,被赶上了岛的尽头北马尔比角的悬崖之上。面对美军高音喇叭的劝降,他们置若罔闻,甚至根本不回头看一眼那些呆若木鸡的美国人,一批又一批的日本人扶老携幼从800英尺高的垂直绝壁跳下大海。许多奄奄一息的母亲和少女,在地上艰难的匍匐着.挪动身躯挣扎着爬到崖边翻身滚下深渊。孩子多的母亲先将孩子一个个扔下大海,自己紧随其后纵身跳下。孩子少的母亲背着.抱着自己的孩子跳下悬崖。一位美国随军纪者,用几百英尺长的胶片拍摄下了这个惨绝人寰的场面,成为二次大战中最震撼人心的记录片之一。
没有人不热爱自己的生命,但中日两个民族对生命的价值观念确有不同。中国人喜欢松柏常青,好死不如赖活着。日本人喜欢樱花,要么轰轰烈烈的活,要么轰轰烈烈的死。不错,中国人也有狼牙山五壮士,但这样的士兵如果不是5个.5百.5千,而是象日本人一样有5万.50万的话,抗战会打8年吗。
战争期间日本人的残暴与顽强溶为一体,他们杀害敌方战俘和平民,可也用同样的手段伤害自己。胜利时他们趾高气扬横行霸道,失败时他们食草嚼土拼死战斗。更为可怕的是,日本人把生命不息冲锋不止视死如归的特攻精神,带到了战后的经济建设中,工作狂成了日本人的代名词。在这一点上无论中国.朝鲜还是越南,这些同样在战场上表现出过非凡勇气的国家的人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无论战争还是和平时期,也无论胜利还是失败,日本人都无愧为亚洲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