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这个帖子先得把身份摘干净。
先申明,我老家离县城有一个多小时车程,所以,路不管修到哪个方向,我都挣不到拆迁款。
看了楼主的帖子,和网友的回帖。我看明白了一点:安岳应该且必须有一条或多条象样的道路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促进城市的发展。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与安岳的城市发展高效的结合起来。
尽管安岳大道开工已久,讨论“安岳大道”往哪个方连接成安渝高速已没有多大意义。
但作为一个安岳人,我想借这个帖子说点自己的观点。
小时候到外婆家--城南七大队去,感觉“围城路”好长,十一万伏好远,路面太凹凸,一路走过去看到山好“大个”人烟好稀少。。。。。就目前安岳的发展状况来说,向南发展是改变“城南”偏僻现状的一种措施,安岳大道由南入城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从城市发展来看,目前城市依托安岳大道发展与依托柠都大道发展相比,安岳大道片区发展起来至少要比柠都大道片区晚十年。根据楼主资金有效利用的观点来看,以安岳大道为轴发展城南片区是不太适合的,后续资金将是巨大的。城南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安岳财政的负担。
关于安岳大道的讨论就此打住。
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城市功能的区划。
以前安岳人出行,一条319一条206。资阳单设之后,319更加繁忙。因此,可以预见,成安渝建成之后,将分流大部分319的通行车辆。安岳大道也将成为车流、货流的主动脉。因此,我认为,将城南片区的发展定位为旅客集散中心、物流中心、批发中心较为合适,并以此为依托将目前老城区众多的货运部、批发门市迁出,缓解老城区的街面交通;将东站、总站的部分功能转移到城南片区,并依托东站、总站以及城南旅客集散中心发展安岳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总的来说,城南片区的功能是以服务于安岳为主,辐射成渝为辅,这几个“中心”不宜离城区太远,防止出现人气不足、强制增加本县人民负担等现象的出现。
安岳大道分流过往车辆之后,319延线(柠都大道片区)的居住区优势更加明显。目前安岳的优质楼盘也大多集中于柠都片区,因此,将柠都片区定位为居住区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需要注意的是,在以后的楼盘开发过程中,应做好与居住区相适应的配套建设,比如在建的芳林中学(如果三医院要选新址建设的话,可以考虑在柠都片区选址,形成安岳县城三大医院的合理布局);应加强开发商的管理防止过激的土地纠纷、合同纠纷、物业纠纷等现象的出现并规范好与房产相关的政府部门,做好房价调控。
当这两个功能区呈现之后,老城区的商业区功能也将显现。与物流有关的行业以及与居住区相关商业的迁出,应会对当前老城区高昂的租金(门市)起到降温作用,从一定程度上促进老城区的商业活跃。
最后说说:据说县委县政府不会完全迁至新行政中心,一部分将迁至城南片区。当然,通过政府机构的选址来促进城市发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如果县委县政府“分居”相距较远的两地,当属于前面所说的“强制”系列。所以,城市的发展也不能忘记“执政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