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沉甸甸的果实已挂满枝头,这收获的季节,孕育着人们太多的梦想和希望。
胡顺明,会东县堵格乡堵格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用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丰厚的回报。在今年高考中,以591分(理科)的优异成绩被广州中山大学录取。消息传来,这个昔日沉寂的小山村沸腾了。村民纷纷前来祝贺:“这要感谢党和政府,给了这孩子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每年还得到学校的奖学金。我们祖辈都是农民,他确实也努力,终于给我们增光添彩了。”胡顺明年过七旬的爷爷一脸喜气,精神倍爽,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堵格村距县城五十多里,山高坡陡,气候恶劣,经济来源单薄。1992年2月,胡顺明呱呱坠地,他的出生并没有给父母带来更多的喜悦。尽管成天躬耕劳作,但还有年迈的父母要赡养,一年的辛苦只能够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为了摆脱困境,给家里减轻一些压力,1998年,父母带着胡顺明到攀枝花米易县开始做点蔬菜小生意,家里的几亩土地转包给了邻居耕种,定时为胡顺明爷爷奶奶寄点生活费回家。第二年,胡顺明在米易县城关小学入学就读。父母起早贪黑,省吃俭用,几年下来,有了几千元的存款,逐步摆脱了贫困的生活。2008年,胡顺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米易中学高中班就读。
看着父母起早摸黑挣钱供自己读书,懂事的胡顺明深知这机会来之不易,更加激起他勤奋上进的决心。高中三年里,他年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每年都获得学校3000元的奖学金。为了帮助父母分担压力,他合理分配时间。别人午休的时候,他却帮助父母卖菜打下手,难得有一个休息日,他总是揽下家里的所有家务:洗衣、做饭、接送弟弟上学......在学校,他抢着做班务工作,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他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是同学心中的好榜样;在家里,他更是父母好帮手,好儿子。
2011年6月,他步入考场,由于发挥失常,最终以518分的成绩被成都理工大学录取,与一本大专院校擦肩而过。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没一点喜悦的心情,并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这与他理想的大学相差太远:“我要重新补习一年,考上理想的大学,我相信一定能行。”胡顺明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他的追求和梦想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和支持,父母理解他的心情,也知道他的远大理想,最终把他送到了攀枝花第三职业中学进行补习。
走进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他知道机会来之不易,心中的梦想更加激起他学习的欲望。“宝剑锋从磨砺出”,通过一年的艰苦努力,胡顺明如愿以偿地走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中山大学一直是我向往的学府,在大学我会加倍努力,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报答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亲人,学业有成后回报和感恩社会。”胡顺明憧憬着美好的大学生活,言语中流露出坚强与自信。
9月11日,在亲人的陪伴下,胡顺明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将在中山大学完成自己的学业。我们祝福他一路走好。 (曹华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