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声援楼主!作为一个十年驾龄的人深知驾车人的社会责任,驾车处处小心,无奈太多的“道路陷阱”防不胜防。人不是机器,是人就有可能出“错”,交警是站在人的角度来制定规则还是站在机器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举个例吧:光华大道83.5码的速度超速,被扣3分罚100元,电子眼很精确,谁能告诉我从码表上能读出来?估计交警的金睛火眼能读出来,不过车就该撞南墙了。在安全快速通过的情况下,是不是就减少了拥堵的机率了呢?当快就快当慢就慢,这是常识也是人脑能够判断的,机器只能机械的判断,因为机器并不管你道路的实际情况,我的意思是说交警执法理应更多的从人性化的角度去考虑,多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和谐交通才能真正实现。使人有“陷阱”感的是:以往都是80码左右的速度,从没问题,就“习惯”了,可能那天电子眼想玩玩就闪你一下。很多驾驶员朋友就是因为这个“正常”的“习惯”误入“陷阱”,每每被罚,举不胜举。我想强调的是:这跟守不守章无关,而跟人性有关,罚违章还不如说是罚人性。这一来,只要你驾车就难逃一罚,即便是交警也不能避免,因为交警也是人,所以到交警分局交罚款的永远都是人满为患。在我们的城市排长队争先恐后交罚款的奇特景观除了交警部门恐怕屈指一数!这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吗?这不是一个城市的光荣而是耻辱!如果把这一景象搬到城市形象宣传片上,成都人,你意下如何?
最令驾驶员朋友可气的是,成都交警执法从来都不是事前而是事后,他不是在最可能违章的地点阻止违章,而是一定在违章地点之后的100米左右,等你违章既成事实再开你的罚单,我就亲眼看到一个交警凶凶对被罚的驾驶员吼:“我就罚你这100米!”。一年前我一个外地朋友说,不敢开车到成都,不是怕堵是怕交警,外地车被罚麻烦得很。我说,那你是给成都做贡献啰,都这样想成都也少了点拥堵,他说,你才说反了呐,流动得越慢经济就发展得越慢,再说少给成都交警纳贡,贡献何言有之?想想也是这个理。
交警部门每有善举百姓总是称道,每无改进百姓总是一声叹息,最让人揪心的是警员的素质,唯我独尊的执法者意识高高凌驾于服务者意识之上,这已经成了一个积习问题,要改变也难哦。前一段网上不是传某地一交警警官声称他拿的工资是行政拨款跟纳税人无关,网上一片哗然。一个国家公务员常识竟至如此,我等百姓只能一声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