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039|评论: 79

[对联灯谜] 师古斋主万元征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4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师古斋主万元征联
友文

    今年中秋国庆喜相连,师古斋主友文忽然灵光一闪,得一绝妙上联。自知才力不逮,谨向天下英俊诚征下联。有对仗工整者以万元重谢,时间以本斋主有生之年为限(先到先得,后到者亦酌情酬谢)。青史留名事,断不肯食言。






中秋国庆,中国重庆





    说明:限用普通话,亦即拒绝入声。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2-9-24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十月一日为国庆节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图瓦卢、塞浦路斯、尼日利亚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有许多国家过中秋节: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对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向来十分重视。新加坡是一个旅游城市,中秋佳节无疑是一个吸引游客的绝好机会。每年中秋临近时,当地著名的乌节路、新加坡河畔、牛车水及裕华园等地装饰一新。入夜时分,华灯初上,整个大街小巷一片红彤彤的景象,令人心动。
越南中秋节儿童唱主角。随着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临近,商家之间展开的“月饼大战”、“玩具大战”使越南各地的节日气氛尤显浓烈。与中国的中秋节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节是儿童唱主角。市场上口味各异的各式月饼、千姿百态的花灯、五颜六色的儿童玩具等节日食品、玩具应有尽有,孩子们的脸上溢满了对节日渴望。每年中秋节期间,越南各地都要举行花灯节,并对花灯的设计进行评比,优胜者将获得奖励。另外,越南的一些地方还在节日期间组织舞狮,常在农历八月十四、十五两晚进行。
朝鲜、韩国的中秋节叫“秋夕节”,为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他们也有赏月,吃月饼的习惯。
日本称中秋为“月圆节”,竟还有两个节日:除农历8月15日外,9月13日也是。
泰国中秋节称为“祁月节”。
在中秋前十天起,尼泊尔就要欢庆一年一度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德赛节”,前9天称“九夜”,最后月圆这一天,人们把欢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伊郎称中秋为“麦赫尔节”这天是伊郎太阴历七月十六日。
中秋在印度称“明月节”,老挝称“月福节”,印尼称“大月节”等等。

另外其他洲也有过的: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也称中秋节为“月圆节”。非洲的麻加尔各答岛,居民过“月圆节”时,要在海滩上举行盛大的“吹螺会”,且吹且舞,大声呼喊,感谢月亮的恩典,在欢乐中饮酒吃鱼饭。美国称中秋节为“秋月节”。节日里,每户人家都要吃葡萄、栗子、豆子等时鲜果品和新制作的食品。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中秋连着国庆,中秋节那天过节的国家很多,国庆节那天过节的国家也有好几个,唯独中国有“重庆”。

发表于 2012-9-25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中秋国庆,中国重庆
对句:天贶上元,天上三元
对句:天贶下元,天下三元
对句:地藏下元,地上广元
注:三明市三元区。四川广元市。

发表于 2012-9-25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句:地藏上元,地上广元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姆说过,钱是人们的第六感,没有它,其他的五感统统发挥不出来。这是本斋主设万元重酬的原因。

发表于 2012-9-26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中秋国庆,中国重庆;
对句:大典势兴,大势永兴;(大典,指开国大典;大势,指国家形势。(见《辞海》))
对句:大典象兴,大象永兴;(大典,指开国大典;大象,指道,老子语。(见《辞海》))
对句:大典夏兴,大夏永兴;(大典,指开国大典;大夏,指西夏,古老的华夏。(见《辞海》))

发表于 2012-9-26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中秋国庆,中国重庆;
对句:春晚上元,春上三元。
注:春晚:即除夕春节晚会。上元:元宵节。春上:春季。三元:即正月初一。元:始,开端。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节吃月饼的渊源   作者:刘传录

中秋节是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萌芽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了唐代,中秋节才正式成为法定的节日,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今之春节)齐名。只是吃月饼到了元代末年才成为中秋节的习俗。
蒙古统一中国后,根据统一的先后把全中国人分为四等,我们所处的北方是三等公民——就是历史书上说的那个“汉人”南方的南人,也就是原南宋的遗民是四等人。蒙古人利用色目人来统治汉人,建立必要的军事力量和镇压工具(监狱),在最基层,每个村子派一个蒙古家庭或色目人家庭来统治整个村子的汉人,汉族人姑娘要结婚,必须和这家蒙古人的男人睡三天觉,用文绉绉的语言说,就是这位姑娘的初夜权是属于蒙古人的;由于屈辱的初夜权,所以当时的汉人结婚后都是把第一胎摔死,这就是摔死第一胎的来历,我们的祖先就是用这么无奈,但又坚决的方法来维持着血统的纯净。汉族老人到了六十岁,必须送到野地里的一个墓穴里等死,这个墓穴也就是老人们说的“砖打墓”。
为了防止汉族人造反,每五家汉族人才能有一把菜刀,而且这把菜刀是放在蒙古人家里的,只有蒙古人同意,汉族人才能生火开灶,所以汉族人习惯的把这家蒙古人男人叫“老灶爷”,女的叫“老灶奶”,还画了图贴在厨房,每到新年,这家蒙古人要到县城汇报整个村子的情况,为了让“老灶爷”“上天言好事”,到腊月二十三,每家每户都会把好吃的送到蒙古人家里,谓之“祭灶”。如果你有机会到农村看到“老灶爷”和“老灶奶”的图象,你会发现图中的人物穿着打扮都是蒙古装。
元朝末年,汉族人终于忍受不蒙古人的“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秘密利用宗教反对蒙古人,发动了红巾军起义。红巾军起义的时候,有先期到达河南的红巾军人员秘密到每个村庄作宣传,定于当年中秋节一起造反迎接红巾军,为避官府耳目,以免走漏风声,红巾军做了一种圆形糕点,叫“圆饼”,里面夹着红糖拌朱砂,意为“诛杀元禀(兵)”,以此为联络暗号。并晓谕大家,朱砂避邪,吃了带朱砂的禀贴刀枪不入。这年八月十五,红巾军和百姓互赠圆饼,相言晚上赏月吃。于是每个村庄流传着”八月十五杀鞑靼“的秘语。到了八月十五那天,真的动手了,那“诛杀元禀”的圆饼,后演变为今之月饼,亦即“八月十五吃月饼”的由来。

发表于 2012-9-26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友文老师:handshake
出句:中秋国庆,中国重庆;
对句:仲夏暑连,仲暑缔连。
 楼主| 发表于 2012-9-27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境相匹”也是“对仗工整”的题中应有之义。

发表于 2012-9-27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2291202546 发表于 2012-9-26 16: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问好友文老师
出句:中秋国庆,中国重庆;
对句:仲夏暑连,仲暑缔连。

师古斋主友文老师的万元征联,其出句:中秋国庆,中国重庆。此联从钱方面看,一万元,数目不少。仔细读句,还真是不好对。聊聊八字,全由四个名词组成,且都是固定名词。中秋、国庆,固有节日名称,中国、重庆固有地理名称。且“重庆”含双重意义:重有再的意思,重来一次;庆有庆祝、祝贺的意思。(说明:限用普通话,亦即拒绝入声。)又普通话声律为:平平平仄,平平平仄。打破了二字节交替的音律。对句应: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对出此句,更难上加难。此出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千古绝唱。
鄙人不揣鄙陋,也来凑热闹。昨天对句:仲夏暑连,仲暑缔连。其实完全是凑合。反复思索,觉得做如下修改,可能好一些:
出句:中秋国庆,中国重庆;
对句:季夏暑节,季暑两节。
季夏是夏季的第三个月,可做名词;暑节,在季夏中的两个节气。季节中的暑节(小暑、大暑),就在夏季的第三个月(农历),并且紧相连(六月小暑、大暑)“重”与“两”对。
但是这个对句还是不理想。于是又凑一句:
出句:中秋国庆,中国重庆;
对句:历法史实,历史事实。
再凑一句:
出句:中秋国庆,中国重庆;
对句:礼貌拜托,礼拜寄托。
    还盼师古斋主老师咋砖点评。遥谢、致礼!
u=2552287927,586885060&fm=52&gp=0.jpg

发表于 2012-9-27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古斋主友文老师的万元征联,其出句:中秋国庆,中国重庆。此联从钱方面看,一万元,数目不少。仔细读句,还真是不好对。聊聊八字,全由四个名词组成,且都是固定名词。中秋、国庆,固有节日名称,中国、重庆固有地理名称。且“重庆”含双重意义:重有再的意思,重来一次;庆有庆祝、祝贺的意思。对此出句,难上加难。又普通话声律为:平平平仄,平平平仄。打破了二字节交替的音律。对句应:仄仄仄平,仄仄仄平。此出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千古绝唱。
鄙人不揣鄙陋,也来凑热闹。昨天对句:仲夏暑连,仲暑缔连。其实完全是凑合。反复思索,觉得做如下修改,可能好一些:
出句:中秋国庆,中国重庆;[/color
]对句:季夏暑节,季暑两节。
      季夏是夏季的第三个月,可做名词;暑节,在季夏中的两个节气。季节中的暑节(小暑、大暑),就在夏季的第三个月(农历),并且紧相连(六月小暑、大暑)。
    但是这个对句还是不理想。于是又凑一句:
出句:中秋国庆,中国重庆;
对句:历法史实,历史事实。
      再凑一句:
出句:中秋国庆,中国重庆;
对句:礼貌拜托,礼拜寄托。   
    :handshake还盼老师咋砖点评。遥谢、致礼!

发表于 2012-9-27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中秋国庆,中国重庆;

对句:季夏暑节,季暑两节。
对句:历法史实,历史事实。
对句:礼貌拜托,礼拜寄托。

发表于 2012-9-27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中秋国庆,中国重庆
对句:东丽海宁,东海常宁
东丽=天津辖区。东海、海宁、常宁分别为江苏、浙江、湖南的县名。
说明:1、东海,这里泛指中国东部的海域,包括黄海、渤海。
      2、东海本应宁静,但由于日本捣乱,钓鱼岛问题使得海无宁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7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锣玉鼓 发表于 2012-9-27 10: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出句:中秋国庆,中国重庆对句:东丽海宁,东海常宁东丽=天津辖区。东海、海宁、常宁分别为江苏、浙江、湖南 ...

后半句很好!问题是前后两半句没有联系。

发表于 2012-9-27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以本斋主有生之年为限"。不知楼主仙寿几何:P

发表于 2012-9-27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中秋国庆,中国重庆
对句:南澳海安,南海永安
对句:东港海宁,东海永宁
 楼主| 发表于 2012-9-27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沈洋 发表于 2012-9-27 14: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出句:中秋国庆,中国重庆
对句:南澳海安,南海永安
对句:东港海宁,东海永宁

不错!但有两个问题:一是前后逻辑关系不强,头太轻;二是全为地名,与上联不相称。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