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cy帖子:
阆中“农药醋”毒翻六个施毒者
阆中古城以盛产中国四大名醋“保宁醋”而被誉为中国醋城。然而,正当“保宁醋”获得中国名牌称号和正在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以及国外商标注册的紧要关头之际,在全市24家酿醋行业中却突然冒出了一股“农药味”。阆中惊现“农药醋”的消息不胫而走。刹那间,阆中“醋王”惊出一身冷汗,中国名醋蒙受不白之冤。
“农药味”究竟来自何处?食醋中为何要加“敌敌畏”?中国名醋会面临灭顶之灾吗?
闻讯后,记者立即展开调查,在历时3天的明察暗访中,记者从阆中市委宣传部得到证实:阆中确有“农药醋”不假,且“毒源”已被肃清,6家“歪醋坊”已被吊销生产经营执照,生产经营“农药醋”的6名毒老板中已有3名遭逮捕,1人被刑拘,1人被取保候审,1人在逃正被通缉。
阆中惊现“农药醋”
6月18日,阆中市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统一安排,成立了以市长魏顺泽为组长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6月22日上午9时,领导小组召集工商、质监、卫生等6部门组成的22个执法组,对全市24家食醋生产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并将抽检的样品送到省上权威部门进行化验。检查结果显示“保宁醋”、“阆州醋”、“王中王醋”等18个产品属于合格产品。而“奎星”、“文兴”、“味美香”等6家醋厂生产的食醋中却含有“敌百虫”和“敌敌畏”等农药成份。其中,奎星酿造厂的食醋每千克含敌百虫42.9毫克,农药含量为6家之首。
记者获悉,这6家“歪醋坊”全是私人小作坊,全都分布在偏僻乡镇。“毒老板”为使“歪醋”不生花、不长蛆,达到以次充好的、鱼目混珠的目的,不择手段牟取暴利而采取的伤天害理的行径,吭蒙农村消费者。据最先“发明”这项“专利”技术的犯罪嫌疑人、奎星醋厂老板诡称,过去在经济困难年代,人们将“敌百虫”用于杀蛔虫,都没有事,而我在生产的食醋中添加“敌百虫”又有何妨呢?
这项在正规醋厂生产工艺流程中极度保密的生产技术,在“歪醋坊”老板眼中,便成了在食醋中添加“农药”防蛆、防生花的诀窍了。这项“专利”技术也随之被流传。
“农药醋”毒翻自己
自认为生产经营“农药醋”相安无事。然而,6名“毒老板”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农药醋”不仅没有为自己带来横财,反而先将自已毒翻了。
阆中市公安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22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第39条之规定,对查出的生产“农药醋”的6家个体老板立案侦察。
7月8日,“奎星”酿造厂老板陈小程、“味美”老板杜康平、“文兴”老板文天禄3人被阆中市检察院正式批捕;元山乡醋厂老板何元章被公安局刑事拘留;元山乡另一老板胡延强闻风而逃,阆中警方正在全力追捕;元山乡李长泉取保候审。一场围歼“农药醋”的持久战在阆中打响。
正本清源 副市长为阆中名醋雪耻
记者在阆中采访中,几家正规醋厂的负责人无比愤怒地告诉记者:“小醋坊严重干扰了阆中醋业的发展,这些害群之马一日不除,将会使阆中醋业数百年所取得的成就毁于一旦,在我们这一代人中若将老祖宗留下的保贵财富丢失,这是我们的羞辱啊!”
一位获得中国名牌(四川酿醋行业仅此一家)企业的老板陈福生更是理直气壮地告诉记者:“创中国名牌不易、保名牌更难,我们的名牌产品在海内外知名度日益提高,这些小作坊的出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幸亏市上措施得力,没有使‘农药醋’流入外地市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对这些害群之马的打击,充分体现了阆中市委、政府杀一儆百,对名牌产品的重视和保护力度。”
阆中市委宣传部部长赵亩告诉记者,阆中古城又被称为“醋城阆中”。阆中名醋是四川省及南充市政府为培育、维护阆中食醋品牌的智慧结晶,并做了大量工作。阆中全市食醋全年生产总量达到3.1万吨,被查获的6家“歪醋坊”年产量仅为186吨。添加敌敌畏和敌百虫的食醋只是受高温期季节影响,使不法之徒难已达到食醋中的醋酸比例,而用于防止生蛆和生花所采取的不法手段,据掌握的数据表明仅为6吨多,剔减已经追回的4.7吨后,而实际流入农村市场的仅有1吨多,占阆中食醋年产量的比例微乎其微。但尽管如此,不法之徒的恶劣行径仍令阆中及阆中醋业蒙羞。
拔云见日,正本清源。阆中市副市长郭宗海向记者表达了他的观点,政府在食品行业整顿中决不手软,坚决不搞地方保护主义,严惩害群之马,将阆中建设成食醋行业的安全区。通过整治,有力地保护了名牌产品,有理由相信,从阆中流出去的醋全部是合格产品。

阆中某名醋厂对外开放的老醋坊。

阆中某名醋厂用60多种中药制曲,采用传统工艺酿制的名醋远销国内外。

西南最大的食醋基地、中国名醋博物馆座落在阆中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