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33|评论: 4

50年代打麻雀:无产阶级必须超越自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除四害之打麻雀

解放初,我们的校园,远离市尘。跨过海珠桥不远,便属郊外。往南望去,丘陵起伏,阡陌纵横。过了晓港桥,更属远郊。处处小桥流水,茅寮瓦舍,点缀着绿野清幽。再过去,便是中大康乐园了。那时,进了校门,就像进了森林,翠竹匝地,老树参天,好一个清凉世界。

树多,鸟也多。黄昏清昼,到处都有小鸟在唱歌,黄莺的婉转,麻雀的吱喳,喜鹊跳舞,乳燕盘旋,这里分明是小鸟的天堂。“鸟鸣山更幽”,我们在幽静环境里学习,累了,放下书本,细听数声鸟啼,便觉心旷神怡。那些在枝头栖息无忧无虑的鸟儿,引导我们进入宁静的意境。

不过,好景不长。到了1958年夏天,上头通知全国要掀起“除四害讲卫生运动”,要消灭老鼠、苍蝇、蚊子、麻雀,这叫做“除四害”。一时上上下下,摩拳擦掌,纷纷响应。在1957年“反右”之后,人们把打扫卫生也搞为政治运动,有人编出顺口溜:“老鼠奸,麻雀坏,苍蝇蚊子像右派;吸人血,招病害,偷人粮食搞破坏”。这一来,“四害”们插翼难逃了。

在解放初,社会卫生环境恶劣,何况美帝还在朝鲜搞过细菌战,我们号召全民大搞爱国卫生运动,自然是必要的。而且,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蚊子苍蝇,神憎鬼厌,如果能把它们彻底消灭,当然大快人心。至于麻雀,是不是“害”,人们却弄不清楚。不过,有关部门指出:一只麻雀每年要吃谷米三升。“小数怕长计”,这“科学”推算一出,麻雀也在劫难逃。

抓老鼠,灭蚊蝇,自古以来,人们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是,打麻雀,却不是“搓麻将”,怎样去消灭麻雀,这又颇费踌躇。于是,打麻雀成了“除四害”的攻坚战。幸而有人想出了妙计:“轰、打、毒、掏”,四箭齐发,麻雀便不足为害了。


在城市,对付麻雀,主要是靠“轰”。人们被动员起来,规定用三天时间大打歼灭战。男女老少,一齐出动。或爬上树梢,或跑上屋顶,或鼓锣打鼓,或高声呐喊,或挥舞彩旗。可怜麻雀们从未见过如此大阵仗,吓得乱飞乱窜,却又无处立足,于是精疲力竭,纷纷坠落。据说这“轰”法收到奇效,麻雀们接二连三累死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又据说某城市一天之内,轰落麻雀数以万计。那段时期,迎合之风渐炽,这数字也不知有无夸大,但在城市里麻雀少了许多,则确是实情。

“除四害”的通知传到学校,师生立刻被动员起来了。我们和全市配合,停课三天,主攻的对象,正是麻雀。由于校里树高林密,麻雀成群,颇似“基地组织”,更必须彻底清剿。这战斗任务,理所当然由大学生和青年教师担当。至于其它“三害”,则交由小朋友和婆婆妈妈去对付。

按照上级的布置,全校各系各班级师生,三五成群,分成若干个战斗小组。划分地段,分兵把守。从早上七点开始,我们便拿着“武器”,走上前线。

那时,塑料用具还未面世,所谓武器,无非是铁水桶、铁面盆、铁饭兜,外加一根小棍。规定的时间一到,盆声就是命令,分布在东南西北各个角落的师生,一起高声呐喊,敲击盆盆罐罐。唐代苦吟诗人贾岛有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我们则是“生敲手上盘”。盆声一响,栖息在池边树的鸟儿雀儿,果然不知所措,蹦起来乱飞。才想落脚,下边盆声又起。这“十面埋伏”的战法,让不耐长途飞行的鸟儿疲于奔命,摔地而亡者间或有之。而整个康乐园,则乒乒乓乓,像是把老广州的打铜街整个搬了进来,敲盆补锅的声浪乱成一片。加上喊杀连天,仿佛山摇地动。更有人拿根竹竿,扎上布条,摇来晃去,活像《封神榜》里诸天神佛祭起落魂幡,天上的小鸟果然昏头转向,失魂落魄。当然,如果连益鸟也遭了殃,玉石俱焚,也只好各安天命。

不过,我们校园太大,树木太多,当时参战师生,充其量不过几千人马。而那些惊弓之鸟,虽然“绕树三匝,无枝可栖”,毕竟居高临下,总能找到我们兵力薄弱的地方。再不然,它们转移到园外的野树上去,我们这批守株待鸟者,也就鞭长莫及了。

兵法云:用兵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战斗打响时,我们劲头十足,把盆儿罐儿敲得震天价响。可敲了半天,没有见到有一只麻雀累得从天上掉将下来,倒是盆声罐声,四下里渐渐零零落落。时近中午,气温上升,同学们声嘶力竭,纷纷坐倒在地。有些战士,思想开了小差,懒懒散散,爱敲不敲,没有了“黄洋界上炮声隆”的势头;而谈恋爱者,则乘机两两三三,在树荫下唧唧哝哝,有时随手敲出几个锣鼓点,竟似是爱情乐曲中的“小过门”。午饭时间一到,战士们作鸟兽散,回到膳堂吃饭,麻雀们自然也可以趁机喘息。午休后再战,双方知己知彼,你来我往,不久红日西沉,我们鸣金收兵,校园里又恢复了“鸟宿池边树”的平静。


第二天,师生们虽然照样敲盆,但斗志大减。不过,我和另一位穗籍同窗老谭,倒是真心实意地去抓麻雀的,而且表现得十分积极。这不是我们的思想觉悟有什么提高,而是一想到抓麻雀,便想到了吃禾花雀,劲儿立马来了。“食在广州”,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岭南人爱吃的基因,在我们灵魂深处,不知不觉间起了作用。

禾花雀是麻雀体积较小的鸟儿,十月间,便成群结队从蒙古草原飞向南方,一路上啄食谷粒麦籽,养得膘肥肉厚,然后到三水一带歇脚。广州人对天上飞的,除了飞机,一律敢吃。当禾花雀一群群从天而降,这分明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岂能失之交臂。岭南人早就撒开天罗地网,请君入瓮。然后把禾花雀送到市场,进入厨房,宰之烹之,煎之焗之,或红烧,或清燉,禾花雀便成了无与伦比的美味。这道粤菜,妙在骨酥肉嫩,而鸟儿体积,又刚好让食客连皮带骨,一口一只。当你轻轻咬吮,便觉肉鲜汁美,甘脆浓肥。所以,岭南人一提起禾花雀,无不食指大动,垂涎欲滴。

当然,我们也知道麻雀并不等于禾花雀。麻雀个儿稍大,骨硬肉瘦。但岭南人又都认为,“宁吃天上四两,不吃地上一斤”。那些会爬的会跑的会游的动物,都不及会飞的滋补。所以,如果抓来麻雀,虽不及禾花雀,但退而求其次,会飞的战利品,总可以让我们大快朵颐。

饕餮之心一起,就有了行动的积极性。经过盘算,我和老谭便向团支书建议,让我俩制作弹弓,射杀麻雀,以游击战与大部队的运动战配合。团支书正担心无法完成任务,对我俩的合理化建议,登时批准。于是我们捡些碎石,手持弹杈,游走在树林深处,自信虽不能百步穿杨,但小时候有过玩弹弓的经验,重施故技,应该不成问题。

谁知道,我俩踮手踮脚,小心翼翼,带着“打雀咁(那样的)眼”四下侦察,竟没有发现鸟儿雀儿的踪影。无它,大小雀鸟早已被盆声敲出园外,我们却不能到校外穷追猛打。这一来,特定的条件,让我这狙击手再有本事,也是白搭。当然,我们吃麻雀的美梦也落空了。

我们经过三天忽悠,没听说有什么战绩。不过,当时重视的是精神,不算经济账,只算政治账。而对同学们来说,虽有点疲劳,但当敲着盆儿或者手持弹弓之际,会不期然回复儿时在野地上玩耍之乐。于是,在“除四害”的严肃战斗中,竟发现自己童心未泯,天真未凿,这未尝不是一种意外的收获。


说来有趣,如今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盛行的“搓麻将”游戏,倒真是从老祖宗们轰麻雀的运动中,发展而来的。

有人说,江苏太仑,曾是皇家粮仓所在地,也是麻雀啄食谷物的天堂。人们苦于麻雀成灾,便发动乡民以火铳驱雀,并以竹牌为筹,作为赏罚的纪录。吴语“雀”、“将”音近,“打麻将”实即打麻雀。试看“同”子,圆形,乃火铳之横切面也:“万”子,纪录打下麻雀的数字也:“索”子,绑捆雀儿之绳索也,故“一索”者,画以麻雀之形。至于“东南西北”,驱雀之方向也:“中”者,命中也:“发”者,击发火铳也:“白”者,放空枪也。对上牌曰“碰”,火铳“嘭”的一声也。诸如此类,多与轰打麻雀有关。我们聪明的祖先,在以火铳轰击麻雀之余,因势利导,把竹筹叠成四方城,搓玩博弈,便发明了“搓麻将”的游戏。不过,我们在1958年“除四害”之轰麻雀,却发展为群众运动和政治运动,意义非同小可。

就在全民轰轰烈烈轰麻雀的时候,有生物学家指出,麻雀既吃谷粒,又吃小虫,它对人类益大于害。据称在十八世纪,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讨厌麻雀的叽叽呱呱,扰人清梦,更讨厌它们吃掉御花园里的樱桃,便下令全城捕杀麻雀,结果,小虫疯长,樱桃粒颗无收。大帝不得已,只好下令从外地重新把麻雀引进。有些学者还力主保持生态平衡,认为不能够随意破坏自然规律。

生物学者所言在理,我们私下里也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可是在阶级斗争理论风行之际,主张平衡,乃属反对革命的调和论,是思想战线的逆流。于是,便有一位当上了教育部负责人的生物学家,挺身而出,撰写论文,提出无产阶级必须“超越自然”,否则就是“自然界的顺民”,就不是革命者。此论一出,对待麻雀的态度,就成了政治问题。大帽子一盖,谁也不敢出声,轰麻雀的战斗便持续了一段时间。

幸而,最高领导那时倒还清醒,不久便指示给麻雀平反,改除麻雀为“除臭虫”,这才让麻雀们平安无事,毕竟我们还没有闹出像腓特烈大帝那样的笑话。

“除四害”之打麻雀,最终以喜剧收场。五十多年过去,其中的经验教训,依然值得深思。我以为,凡决策,除了要考虑是否合乎科学以外,还应考虑动辄运动群众的方式,是否有效?在非常时期,特别是战争时代,发动群众,乃至运动群众,是可行的。但我们以马上得天下,也能沿用惯性思维,以马上治天下么?如果事无大小,都去运动群众,连打麻雀唱歌跳舞之类的事儿,也大轰大嗡,那么,效果如何?我们或可从1958年的趣事中得到启发。


(南方都市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违背客观规律的“一呼百应”让人难以置信

发表于 2012-10-1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飘过的

发表于 2012-10-1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了几天麻雀,汉奸们骂了几十年!可是它们的主子——国民汉奸党,依然钻在美国鬼子的骚裤裆里!

发表于 2012-10-1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穷神4 发表于 2012-10-1 17:09
打了几天麻雀,汉奸们骂了几十年!可是它们的主子——国民汉奸党,依然钻在美国鬼子的骚裤裆里!

53.jp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