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荥经-汉源 112公里 (9月16日)天气:雨转阴
主题:泥巴山 蜗牛 寒冷
早晨起来,下了一晚上的雨居然没有丝毫停一停的意思,没办法啊,就是下雨也得走啊,因为我们的魅儿请的假只有那么些天,骑车只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不是我们的全部,所以,工作是要放在第一位的,生存之需要,不敢怠慢啊。
其实,就在出发的头一天,心里还打鼓,泥巴山--我能过吗?诚实的说一句,心里没底,还有点紧张。碍于男人的面子,说出的话,必须履行。这是在这种极其矛盾的心态下出发的。
8点,我们从荥经出发,刚出城就是不断的坡道,当时还以为在爬泥巴山,结果一问,就差点没晕过去。当地人说,还早得很……
既然还早得很,咱就埋头苦干吧。荥经到泗坪(泥巴山上山的起点)只有30公里,我们用时4小时。在我们来之前就听当地人说,他们到泥巴山顶耗时6小时,所以也有心里准备的……其实导致我们如此低速运行除了连绵起伏的山路、不断升高的海拔外,在荥经至泗坪段有好几段的路特别糟糕,通过这几段路时的传动比大多在1带3,甚至更低,即使是下坡,时速也不会超过20。
12点我们到达泗坪,早晨的三两面早也荡然无存,我们选择了一个刚出泗坪场镇的“二姐饭店”补充能量,价格和份量很是公道,完全能接受。
补充完能量的我们正准备出发,鼠骑天下发现曹哥的车胎被扎,于是一阵忙碌,补好车胎出发,此时已经是中午12点50分。离开了“二姐饭店”后,我们开始了翻越泥巴山之骑……
随着海拔的升高,速度逐步慢了下来。从泗坪到泥巴山垭口总共25公里,我们总共耗时4小时30分,堪比蜗牛,平均速度只有每小时5.6公里。
经过270分钟的爬行,好容易到达垭口(海拔2525米),满以为这下好了(上坡前当地人讲,到了垭口后就全是下坡直到汉源),而且我们还作了准备,下山时我们都添加了衣服。结果下坡只是新的痛苦的开始,真正在山顶时除了有点高山反应外,感觉还不错。到达山顶后,雨停了,但雨后的泥巴山寒气逼人,下第一台阶时,感觉就一个字---爽!但好景不长,当我们进入第二级台阶时,明显感觉寒气袭人,最后到冷得发抖……不得已我们在九襄镇的一家路边小店各人泡了一盒热气腾腾的方便面吃下后,身上才稍稍好些,停止了哆嗦。此时已经是晚上7点左右了,不敢久留,继续向着今天的目的地--汉源进发,到达汉源时已经是晚上8点,除开午餐时间,我们全天共骑行近12小时。
泥巴山的完全翻越,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完成整个西昌行的信心,不过鉴于所查得拖乌山的资料来看,翻越位于石棉至冕宁的拖乌山的难度和强度不会比泥巴山差,所以只有当我们翻越了拖乌山后,才能松口气。
花絮:话说此次一起出行的魅儿,算是俱乐部的年轻一代,出发时才到手的新车(捷安特雷庭2)魅儿是喜爱有加,一路上倍加爱护,稍的点灰尘便马上擦去,停车时问题总是把车停放在最不易被碰撞和擦挂的地方,可以理解,单车人拥有心爱的单车时,都是这样的。在爬泥巴山的这25公里时,在一休息处,魅儿到达时把爱车一横,便息。早到的雨儿提醒道:魅儿,把车尾顺顺。没想到此时爱车的魅儿喘着气脱口甩出一句话,差点没让人笑断气。“管球得它的!”(重庆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