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寓居成都的时候,曾在一首诗中写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大家都知道,杜甫在成都住在草堂,他当年所见的是怎样一番景致呢?据南宋诗人范成大《吴船录》记载:当时的草堂东边是万里桥,桥东边是合江亭,从蜀地到东吴都要从此亭登舟。草堂靠在水边,当然能看见停泊的船只了。而从草堂的西窗,也可以看见西岭(即岷山,俗称雪山)。 唐元观元年(785年),时任西川节度使的韦皋在成都开凿了从西往东流的解玉溪,此水给城市运输、市民饮水、工农业用水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水中的沙质细腻,可用于解玉,也促进了成都玉石业的发展。就在韦皋开凿解玉溪的同一年,他在郫江(今府河)与流江(今南河)交汇处兴建了合江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