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拉郎配》一剧,乃五十年前省上主持鉴定川剧传统剧目时,成都望江川剧团编剧黄志德根传统剧目《鸳鸯绦》首次改编。旧本有凶杀、包公断案、三女共夫等情节。改编本《拉郎配》以“文拉”、“武拉”、“官拉”为骨架重新结构,增写了“闹婚”、“闹街”、“闹衙”等情节。把一出控诉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罪恶的悲剧用喜剧形式表现出来。在成都上演时即引起轰动。剧本在《草地》月刊发表前曾由黄丹再次修改。1957年,吳伯祺执第三次加工修改,由成都市川剧团在北京公演,获得广大观众好评。这次演出,由刘成钧导演兼饰王夏,罗玉中饰李玉,颜树饰张采凤,静环饰媒婆,唐云峰饰董代,邓仕元张宣,司徒慧聪饰县官,萼英饰夫人,陈禹门饰太监。《人民文学》1957年4月号发表了第三次修改的《拉郎配》剧本;上海美术出版社将舞台演出拍摄成连环画冊发行;1958年,香港凤凰影业公司根据此剧改编为故事片在国內外发行、放映;1959年,由作家沙汀任文学顾问,徐文耀执筆第四 次修改剧本,四川省青年川剧演出团赴参加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载1957年《拉郎配》修改本的有:《川剧喜剧集》上卷、《川剧传统喜剧选》上卷。北京宝文堂1957年出单行本。
令人不解的是,这样一部优秀作品,现在竟有人身上泼污水,柀篾称为《蹩脚戏》!(参看[转帖]“央视论坛…”)此种状况,值得深思!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著名美学家王朝文在评论川剧《打神》时,回忆起20多年前的一件轶事:在北京看川剧表演艺术家胡漱芳演出的时候,邻座一位朋友听到被打倒又站起来的皂隶唱道“把吾神浑身打碎,只剩下谷草一堆”时,笑着揍了王朝文一拳,眼角却含着泪水!王朝文对此提出了理性的思考:“这种悲剧喜唱的川剧艺术,究竟是它反现实主义的表现,还是创造者熟悉生活、熟悉观众和熟悉川剧艺术的表现?”
将“川剧艺术”前冠以“悲剧喜唱”显然是王朝文对川剧艺术的一种美学观照的结果。川剧有很多美学内涵和美学特征,王朝文特别看重的是其“悲剧喜唱”。
在川剧的传统剧目里,有许多都是“悲剧内核,喜剧形式”的,即上文所说的“悲剧喜唱”。如川剧高腔《拉郎配》,其悲剧内核是非常明显的:皇帝选美,造成多少百姓的悲欢离合!然而《拉郎配》却是著名的传统喜剧,它妙就妙在“以喜唱悲”。该剧是根据川剧传统剧目《鸳鸯绦》整理而成的,它通过有女之家争先恐后地拜托媒婆找寻女婿的情节安排,以及银子、母鸡、白布等道具的设计、生动活泼的语言和幽默滑稽的舞台动作,将这一“悲剧性生存处境”艺术地处理为喜剧的形式,“以喜化悲”,真正地体现了“悲剧喜唱”的艺术精神。
悲剧喜唱
恩,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