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华大学一名大三学生谢凛给本报打来电话称,他根据自己的了解,针对乐山公交现状和发展进行了一个大胆的设计和全新规划,并在网络上公开发布了《我设计的乐山公交》一文,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随后记者拿到这个方案后发现,这名大学生设计的乐山城市公交线路方案非常详细,不但列出了每条公交线,每一个具体站点,每条公交线路的发班时间、票价、车型,而且还提出了乐山公交体制改革的方案。6日,记者对颇有才气的谢凛进行了采访。
整合资源 成立“公交集团”
记者看到,在谢凛的设计方案中,他首先对乐山公交系统的体制改革提出了解决方案。他认为,现在的乐山公交系统应该进行一次资产重组和优化,这样才有利于乐山公交的发展。
他大胆提出,先将峨眉山市、夹江县、五通桥区、沙湾区四地的公交客运公司和资源进行整合,划入乐山公交的管理范围,将目前的乐山公交总公司进行重组,置换出部分优良资产加入四地的公交客运公司,联合成立“乐山公共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来还可以把其他公交运输公司并入新成立的公交集团。
按照谢凛的设想,新乐山公交集团将下设“海棠巴士有限公司”、“峨眉山公交公司”、“夹江公交公司”、“五通桥公交公司”、“沙湾公交公司”五个子公司。“乐山公交集团”为股份制企业股份构成:乐山国资50%、汽车运输总公司25%、各个郊县相关单位和民营公司共25%。
谢凛告诉记者,公交车是一个城市的对外宣传的窗口,尤其是乐山作为旅游城市,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就更应该有和旅游城市形象匹配的城市公交体系。另外他认为,城市公交应该更多地承担社会义务,多体现公共服务性质,而不是主要以盈利为目的。
31条线路 提高城市公交能力
谢凛的方案中,设计了郊县公交与城区公交换乘的公交中心站,位于中心城区长药公司附近。同时,在中心城区设置14条城市公交线路,1路至13路的公交线路基本未变,1路和3路保留或还增加了区间车。
在这样的情况下,市中区的公交线路一共是31条,新增了14条,其中中心城区(含乡镇线路)新增8条公交线路,“14路”跑通江到车子(高新区),每15分钟一班车;“15路”跑乐山港到苏稽新桥中学,每15分钟一班车;“16路”跑公交中心站(长药)到关庙,每15分钟一班车;“17路”跑公交中心站到安谷,每15分钟一班车;“18路”跑乐山港到五通桥牛华,每15分钟一班车;“19路”是乐山大佛环线,每10分钟一班车,这是一条精品环城旅游线路,连接任家坝、客运中心站、联运车站,可以作为乐山旅游线路示范线,运送各个车站到乐山大佛游览的游客……“30路”跑乐山港到公交中心站的线路,每40分钟一班车;“31路”跑585所到乐山造纸厂,每40分钟一班车。
谢凛的方案中还设计有中心城区到区县的7条公交线路,基本设置每30分钟一班车:51路跑公交中心站到峨眉山火车站,52路跑旅游客运中心到峨眉山汽车站,53路跑旅游客运中心到五通桥,54路跑公交中心站到沙湾,55路跑公交中心站到夹江火车站,56路旅游精品线路跑乐山大佛到峨眉山报国寺。
车型站牌站名 要与国际旅游城市相符
谢凛在对乐山公交线路的设计中,还对公交车的番号,以及各线路公交车辆的车型配置、站台、站名等都做了详细说明。
谢凛告诉记者,考虑到乐山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公交线路必须对番号作好提前规划,所以在他的规划中1-49 表示乐山城区内公交线路,50-80表示由中心城区开往各个乡镇以及郊县的公交线路,100-149暂定表示五通桥区公交线路,150-199暂定表示峨眉山市公交线路,200-210暂定表示为沙湾区公交线路,211-219暂定表示为夹江县公交线路。
谢凛提出,城区的公交线路统一使用10米的标准大型客车和后置发动机,因这类车有底盘低的优点,更能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士的乘坐,更有利于建设和谐乐山这一精神。符合这样的条件的车型的厂家有重庆客车、金龙客车、上海申沃等等。
他认为,乐山公交车站的站名已经不适应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比如教育学院站可以换成柏杨东路或春华路站,而且类似物贸大厦这样的站名应该尽快恢复为大家熟悉的牛口耳桥站的站名,个别由商家赞助的站名应该另外注释大家耳熟能详的地名,这样一来方便市民,二来也方便外来旅客来乐参观旅游,并能在地图上很快找到自己的方位。
支持家乡发展 “巴士迷”原是乐山人
记者联系谢凛后得知,他是市中区人,目前在读大三,也是一位“巴士迷”,非常爱好城市公交,而且一直关注乐山的公交发展。因此,他经常与成都、重庆、北京等地的“巴士迷”进行联系,一起探讨城市公交发展,他还多次请成都“巴士迷”到乐山来采风,研究了乐山公交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之后才做出了自己的设计和规划。
谢凛告诉记者,他对于“乐山公交线路走向”的设计纯粹是一种爱好,是出于对乐山公交的关心。他设计时遵循的原则就是:所有线路基本覆盖,同时避免了多条线路在一条路上竞争客源,加强通江片区、凤凰路小区、春华路小区、高新区的公交普及率,同时加强城市与乡镇的联系,做到在农村出门就能进城,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采访中谢凛告诉记者,他做的这个设计,以前就发布在一些巴士网络上,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这一次他对原来的设计进行了修改,并听取了市民和各方的意见。
谢凛这个设想到底有多少科学依据,有多大的可操作性,还需要有关专家来判断,但近年来乐山公交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谢凛的设计至少给如何改变乐山公交现状一个启示。在此,本报诚邀广大热心市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