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59|评论: 0

[本地新闻] ★转自凤凰★陆学艺:十六大所提经济指标超前完成 社会指标倒退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10-23 09:56 | |阅读模式
20121023 06:25                                       来源:东方早报
原标题:新时期的战略任务是推进社会建设
·编者按·
如果将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中国新世纪新阶段的起始,那么中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已经十年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陆学艺指出,2010年,中国进入新的历史转折时期。但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经济指标超前完成,社会指标不光是没有完成,有几个指标还是倒退的。社会结构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得搞社会建设,而要调整社会结构必须通过社会建设来实现。”
陆学艺认为,“下一步应该像中央2004年提出来的,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陆学艺
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一部分,社会管理实践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建设。了解社会建设的总体情况,对推进具体实践是有益的。所以,我给大家宏观地介绍一下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形势。主要讲五个问题。第一,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认识和提法;第二,新时期的战略任务是推进社会建设;第三,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第四,社会建设的三个阶段;第五,重点推进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认识和提法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也就是处在一个转折点,是一个转折时期,可以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来概括。这个转折时期有一些特征,在时间上是2010年前后。
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有“新世纪新阶段”的提法,从中央到学者都讲了很多。新阶段主要是什么?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一)中央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几种提法
最早提出来是2002年,十六大报告指出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最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这些提法,会议文件指出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加强党的建设、队伍的建设。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历史起点上。”
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总结得最好,“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关于总的形势,这次会上讲得比较具体。
2007年,十七大主要是讲“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要“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2010年中国进入新的历史转折时期
学界对于新阶段也有一些看法。中国社科院编的《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总报告(2012年)提到,“中国进入了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也有学者提出,今天中国又面临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我个人认为,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历史起点”,在我看就是“新的历史转折点”,也可以称为“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这个判断比较具体。2010年这个“点”非常特殊,为什么是这样可以研究,我讲几点看法。
第一,2010年,中国实现了从农业国家到工业化国家的转变。工业化国家的三条重要标准,中国都已实现。什么叫工业化社会?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不讲三次产业,工农业总产值里面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就是工业化社会。现在看,如果按照那个标准,我们1958年就实现了,实际上我们1958年还不是真正的工业化。别说1958年,1978年都不行,1998年也不完整。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国家从农业国家转为工业化国家,至少要有三条标准。第一条标准,三个产业中,二、三产业要超过农业,现在各省市都差不多达到。第二条标准,在就业结构里面,二、三产业就业劳动力要超过农业劳动力,这是1997年实现的,达到50.1%。第三条标准,在城乡结构里面,城市常住人口要超过农村的常住人口,这是2010年年底才实现的。
2010年11月1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市人口达到49.7%,2010年人口应该是到12月底统计为准,差的0.3个百分点2010年年底就达到了。所以,真正的工业化,别看北京等发达地区早实现了,但是到中西部去看,如到云南、贵州去看,可能现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工业化。但是总体来说,2010年,我们达到工业化国家的标准,这三条标准都实现了。
第二,2010年,中国已经进入了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世界银行2010年对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做统计分析。它定一个标准,人均GDP1006美元以下是低收入国家,1007-3975美元是下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在3976-12275美元之间,是上中等收入国家,我们2010年人均GDP达到4429美元,所以中国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在12276美元以上叫高收入国家。但是,高收入国家不一定是现代化国家,有些石油国家很落后,但是它的经济收入已经达到这个水平。
第三,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按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来统计,中国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总量连续超过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日本。2000年以前一直是第八、第九位,到2010年后,在经济总量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站在新的起点上,2010年就是一个点。为什么以上说的三点都在2010年发生,或者是在2010年前后发生?这是值得研究的。我赞成前面学者讲的,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也就是处在一个转折点,是一个转折时期,可以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来概括。光讲“新阶段”,这个“新阶段”是相对的,总还有“新阶段”。这个“新阶段”具体指什么?我觉得新时期的特点是处于一个历史转折时期,这个转折时期有一些特征,在时间上是2010年前后。转折时期的特征还包括,整个国际形势、国内形势,特别是国内形势,有一些新的变化。所以,我们需要应对这个变化。我们已经实行若干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到了这个阶段,是不是应该按照十二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的,今后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还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把社会建设作为战略重点,突出出来。
(三)新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国社会总体形势
关于当前社会的总体形势,中央已经提出“四大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北京的社会学界对形势有一些共识,有四句话。
第一句话,经济形势很好。当然今年有一些特殊,同时也存在国际、国内的一些问题,但经济形势还是很好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之一,不像有些经济学家说得那么差,到了什么危机或者拐点了。我说的“转折点”跟这个“拐点”不是一回事。可以预言,今年中国农业肯定大丰收。今年美国干旱少雨,俄罗斯也不好,雨下到中国来了,下到中国最需要雨的地方——东北、西北、华北。北京的密云水库已经旱了13年,1998年把水放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