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南充篇结束拍摄 | 12月下旬CCTV-4播出 |
11月22日中午,《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摄制组来到西充县紫岩乡,一睹了汉将军纪信故里风采。当天西充县的拍摄,系该摄制组南充拍摄最后一站。“西充县拍摄后,我们将返回北京,进入制作阶段。”摄制组编导王宇表示,南充一行的拍摄活动很顺利、很愉快!
在西充紫岩乡回望纪信
关注历史及人文,是《远方的家》摄制组的兴奋点。11月22日下午,当摄制组一行来到紫岩乡时,当地的村民们像看稀奇一样。“紫岩是汉将军纪信的故里,至今,这里还流传有关他少年时期的故事。”陪同拍摄的西充县旅游局局长任家甫向摄制组主持人李七月如是介绍。
落脚相传的纪信故宅,当地年老的村民向李七月摆起纪信儿时的龙门阵:纪信小时就非凡,一日上学拾一竹竿当马骑,骑的过程中出现奇迹,“竹马”竟变成高头战马。纪信将马骑回家中,老母见状以为他偷了人家的马,令其快快送还,不料纪信大叫“变”,战马转眼即变成“竹马”。传说终归传说,历史上纪信荥阳城舍身救主,却是史实。当年纪信被杀后,刘邦为纪念他,特设安汉县。
11月22日下午,川北戏灯在纪信故里派上用场。王宇认为,川北灯戏是南充的民间艺术一大亮点,放在纪信故里表演,更有意思。
央视镜头串起南充美景
《远方的家》摄制组此行南充,走遍了除营山县、嘉陵区以外的南充各地。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民风民俗,成为摄制组关注的重点。为使《远方的家》南充篇拍摄顺利进行,南充市旅游局派出专门人员提供后勤保障,并租用两台越野车供摄制组专用。
据南充市旅游局的邹安音介绍,从11月6日高坪区青居镇开机以来,摄制组一行先后到高坪区永安镇青林村、青居嘉陵江牛肚坝359°曲流,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仪陇县朱德故里、丁家大院、乐兴乡客家人聚居地,阆中古城以及当地的张飞庙、中天楼、华光楼、锦屏山、老观古镇,南部县升钟湖,顺庆区西山拍摄。
关注民风民俗,包括独特的饮食文化,摄制组对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的南充,寄予很大厚望。拍摄期间,摄制组相继聚焦了南充丝绸、张飞牛肉、保宁醋、阆中酸菜面、客家人“八大碗”等。
南充篇于12月下旬播出
据了解,《远方的家》南充篇将于12月下旬于CCTV-4播出。
首次来南充拍片的摄制组一行,是一个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团队。每到一处,他们首先了解当地情况,包括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经济社会等。从当地人的介绍中,他们不断挖掘符合拍片要求的亮点,捕捉一个个小的细节。
“他们来后,我们也不晓得他们想要拍啥?!”11月22日上午,西充县旅游局任家甫说,紫岩乡拍摄现场很忙碌,摄制组一行工作一丝不苟、希望出新。
“南充旅游名气不小,当地的旅游资源也丰富。”结束对南充的拍摄时,王宇表示,南充之行有些淡淡的遗憾:反映历史的多,可反映现实的少。“如何体现现代南充?”刚抵南充的首次座谈会上,她就一语中的发问。
在王宇看来,《远方的家》一个最大的亮点,在于所反映的画面一定要接地气。而在南充篇的拍摄中,这方面有点弱。“不过,通过后期制作的南充篇,不会让观众失望。”王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