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新人的出现特别是大批导演、演员和制片厂解约,好莱坞“编外”人员日益增多,催生了电影经纪人这一行业的兴起。“派拉蒙”判决不仅打击了好莱坞电影业,而且直接促使大制片公司解雇它们的签约人员,50年代中期.米高梅公司成为了最后一家解雇其所有签约工作人员的公司。
当大制片公司废除喋血边城签约制,在创作人员失去工作保障的电影行业如果没有经纪人的存在根本无法正常运转。经纪人根据他们雇主的个性和创作特点为他们联系合适的工作、制订长期或短期的“成名”计划,代表他们同好菜坞大制片公司或其他独立制片公司进行谈判,签订各种繁琐、复的协议。因此,经纪人成为联接制片公司与电影创作人员之间最为重要的链条。在大制片厂时代,好菜坞大制片公司对演员等创作人员具有绝对性的支配权,可随着大制片厂体系的瓦解,这种支配权回到了演员们自己手中,他们逐渐意识到他们自己才是电影票房的最重要保证。当然,演员们只是他们自己行当内的能手,他们既没有经验也没有时间去担当自己的经纪人,演员们拥有的权力转移到了他们各自的经纪人手中。经纪人不仅掌握着他们各自雇主的星路沉浮,而且还掌控着与各大制片公司进行谈判的筹码,他们总是利用各种场合不厌其烦地向制片公司推荐他们手中的演员、导演或者剧本,他们也被蔑称为“皮条客”。经纪人在谈判过程中会想尽一切办法拾高他们雇主的身价,从而促使制片公司付给他们雇主更多的报酬,因为报酬越高他们的分成也就越多,在电影困内更有威望,也会吸引更多的大牌明星、导演汇集于他们的寇下。因此,经纪人已代替原来的好莱坞大制片公司,处于鸣禽之位。美国电影研究专家罗伯特·斯卡拉这样写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