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05日 09:08:35
来源: 西安晚报
http://www.xinhuanet.com/images/syicon/space.gif
《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研究室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收入依然是目前最影响公众幸福感的因素,“提高工资水平”也成为提升公众幸福感最有效的方式。(11月3日《燕赵都市报》)
央视最近一直在做一个国民之问——你幸福吗?在电视上我们看到了五花八门的回答,但在这些回答中,除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豁达隐忍的心态和甜蜜美好的憧憬之外,幸福始终与一个字形影相随——钱。
钱不是万能的,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对于民众而言,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医教保,每一个生活细节,流淌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论起幸福来,又怎能超脱于金钱之外?
不管我们对幸福的理解有多么宏大和瑰伟,但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幸福总是接着“地气”,脚踏实地,实而不华。这也是为什么在这项调查中,最能提升幸福感的因素不是风花雪月,不是飞黄腾达,而仅仅是实实在在的“涨工资”。由此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一举一动,总是能让我们牵肠挂肚,大家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能在年底前制定出台而满怀期待,对《工资条例》因得利益者的阻力而面临“拆分”忧心忡忡,因为这攸关大家的利益,牵涉大家的幸福。
不过,在收入分配领域,我国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比重连年下降,而且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和行业内部收入差距均不容乐观。所以在央视的“幸福提问”中,我们见证得最多的是政府层面在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提高居民幸福感上的种种努力。比如,在今年上半年,就有16个省市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12个省市调整了工资指导线,再加上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和报销水平的提高、社保制度的逐步完善、保障房制度的推行等等,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民生实惠,也都是对国民幸福工程的添砖加瓦。当然,要是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能尽快实施,《工资条例》能顺利出台,就更加给力了。文/薛世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