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代市了解不多,不过那是跟土生土长的人比。 顺便说几个代市的历史嘛,你说那个即将被拆的电影院,那里往上走叫柴市街,曾经是柴火交易的地方,晓得为啥子现在的地名有盐市口、牛市口吗,代市还有牛市、猪市、木料市场、纸市,晓得为啥子城市叫城市吗,晓得代市为什么叫代市吗,晓得当时代市的各种市场在川东北的地位吗?这都是历史的积淀。 柴市下面那条街有一座标准的川东民居,紧邻代市畜牧兽医站,现在被一个姓郑的退休干部住着,里面有几棵大桂花树。老农民在那一截卖叶子烟,再往水巷子走,右边是代市公社医院,还有一个经营了几十年的老茶馆,江湖所谓的代市老大刘牯眼也经常在这个茶馆喝茶,所谓道亦有道,跟伪君子贪官比起来刘牯眼其实不算万恶不赦。我小时候读书时也在那里打过开水。 再左边有二机面社,水巷子原来还叫过郑家街,因为那条街全是姓郑的人修的,跟民国时候的代市王郑启和有关,广安的望渠巷原来也叫水巷子,知道为什么叫水巷子嘛,广安老街的人到东门口挑水,一路上水湿一路,代市老街的人到四口井挑水,也要湿一路。晓得四口井在哪吗,就在银星时代地产项目售楼部那里,晓得为啥子有市井的说法吗? 再往前是大家都熟悉的代市老街。建国初期这一截全是供销社的,卖肉就在水巷子跟新街之间的口子上,什么三八饭店、五四饭店,那个现在张哑巴屋里开那个饭店原来也是集体企业,供销社、集体企业的兴衰成败晓得连着好多老百姓的命运吗? 整条街上写满了毛语录,那被人脚板磨光的石板你晓得有多厚重,你一句烂房子就说了,那个破烂不堪的钟鼓楼晓得是哪个修的不,他与代市中学同龄,是杨森手下夏炯师长驻军代市时修的,当时支持创办代中的实权人物是杨森,所以代中首任校长是杨森的秘书杜重石,他老人家现在还在,已是100岁以上高龄了。夏师长建钟鼓楼除了打钟报时,还可报火警,当时的话说“代市有个钟鼓楼,半截耸到云里头”, 钟鼓楼旁边是区公所,民国时候,华蓥山游击队的形成就是因为地下党发动代市起义、观阁起义不成功才转入华蓥山的,区公所正是代市起义的遗址,可惜现在已经被拆了,还有那个在当时惊世骇俗的代市游泳池也被五四水库淹了。 再往大场口走的历史我就不多说了,有点卖弄的嫌疑。想表达的观点是拆迁式的改造是割断历史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那些不尊重历史,不懂经济规律的一群愚夫们已让中国的历史、文化遭到巨大破坏,已经探索几十年了,居然还有人叫嚷拆拆拆,你是当官的吗,你需要政绩吗?你没有保护的意识,你没能力保护也就算了,让他自生自灭嘛,何必苦苦相逼要鼓动拆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