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393|评论: 12

[百家争鸣] 转帖:川剧票友]映日荷花别样红 张学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2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剧票友映日荷花别样红
——看蓝家富及其团队打拼的川剧文化快餐
http://www.newssc.org 2012-11-05 09:33 【来源: 中国川剧网
  张学
  蓝家富在川剧界算是小有名气的丑角演员,川剧观众几乎无人不知他的《皮金滚灯》,他将成都男人怕老婆的习性演绎得惟妙惟肖,让人忍俊不禁,成为观众名副其实的开心果
  我在2000年从德国回来后,就发现琴台路上亮出了蜀风雅韵的大幅广告,演出地点就在琴台路旁边的文化公园,当时颇为轰动,旅游团体络绎不绝地将观众送到园中的晚间剧场。我暗自赞叹此君有头脑,押出这一宝,既顺应四川旅游业急需文化营养的渴求,又为走入低谷的川剧找到了另一条路,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据说,当时红火了好一阵,不少专业演员都投靠过他。后来又开辟出文化公园对门的一个当街院落作为蜀风雅韵的第二个演出场所,听说这是历史上堂会的重现。平时演出节目与公园内略有差异;也接受为老人祝寿的专场节目,由客方自点戏码,图个吉祥欢乐。这又是一个高招,既继承传统习俗,又适应老龄社会的需求。
  近年才有机会与琴台路蜀风雅韵的首创人蓝家富近距离接触,有了交谈的机会。十多年前,商潮涌动,他所在的成都市川剧院也不景气,因此产生了下海拼搏的冲动。但是,川剧演艺是他安身立命的职业,他不想丢掉自己的看家本领,于是产生了为外地旅游者提供川剧快餐的想法。川剧是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他希望让外地旅游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认同川剧及其相关的蜀中民俗技艺,故名蜀风雅韵。他的想法很有创意,于是很快将川剧中极为感人的精彩唱段、表演亮点、锣鼓音乐,作为节目重点,辅以变脸、吐火等杂技,再加上木偶、手影、唢呐、胡琴独奏等,娱乐节目就比较丰满了。可以说,这个极富创意的策划,有蓝家富这样的行家里手和一群志同道合者精诚合作,加上川剧文化宝库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注定会成功。
  我特别欣赏他策划的,将陆游在成都写的《梅花绝句》用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演唱: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余里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如此富有成都特色的陆游绝句,用川剧五种声腔来演唱,何其优美动听!可以让旅游者在对成都人文历史、川剧声腔有一个初略的印象,达到了弘扬川剧文化的目标。
  且看他定制的节目单,将自己为观众提供的娱乐文化,说得明白:千古成都民俗、独家川戏茶馆、展现民间绝艺、表演经典戏曲。节目单上罗列的表演项目琳琅满目,其中包括:川戏闹台、川剧折子戏、胡琴独奏、民间绝技(杖头木偶)、蜀韵节奏、经典戏曲、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卡戏、川剧折子戏、手影戏、川戏绝技(变脸吐火)
  最近,蓝家富邀请我与几位朋友观看了文化公园的一场演出。剧场大约有几百个座位,观众都是旅游团组织来的,其中有不少外国人。演出中,我们听到了正宗川戏闹台锣鼓,看到了蓝家富自己编排的、威武壮观的川戏百岁挂帅,行云流水般的杖头木偶高腔戏人间好,栩栩如生的手影百鸟戏。其中,仍以蓝家富不断创新的《皮金滚灯》最为叫座,台上台下互动,气氛活跃。戏散后,我在退场的观众中听到了精彩赞叹,有人说皮金演的最好
  但是,在演出市场缺乏法则规范的当下,凡是红火的买卖,总是有人蜂拥而上,这是我国各行各业目前都感到棘手的难题。迄今为止,从成都两个大川剧剧场到宽窄巷子、锦里的小剧场,无处不有快餐川剧,都想在日益兴盛的旅游潮流中分享娱乐文化的红利。为了吸引旅游团,演出团体之间展开了恶性竞争,低价攻势可以达到无利可图的地步。这样厮杀的结果,必然造成有国家财政支持的国有演出团体取胜,像蓝家富这样完全由市场价位决定生死的的民营演出团队陷入困境。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文化市场应不应该有一个健全的竞争机制?低价恶性竞争会不会导致成都文化市场走向两败俱伤?原本拥有首创权益的蜀风雅韵应不应该得到文化、旅游部门的保护?这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确实需要一个健康的文化市场环境。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2-11-12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发表于 2012-11-12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市场要作到规范,有序,市场化正常营运机制;现实内外环境矛盾很多...纳入国家院团只是中心城市少数剧团;但必竟是代表川剧主流;业内精英汇聚;也是川剧人想往的殿堂...当年所谓转制,撤编专县川剧团除极少数外;几近全部砍掉...甚至有的演员连基本社保都甩手不管...川剧演员沦为新时期流浪社会艺人一部份;串连于中心城市及二线城市所谓民营,草根剧团;苦苦支撑找碗饭吃...熬到现在很不容易...要地方出面重组剧团可行性为零;能民办,官助一点就不错了...不对等,不对应局面由耒以久...因此川剧要步入规范化,市场化正常有序竞争机制现实与客观内,外环境条件均不具备...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11-12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2-11-12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川剧名丑兰家富叫好!
20072241026307968.jpg

发表于 2012-11-13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成都看过兰家富的《滚灯》。
《滚灯》.jpg

发表于 2014-1-20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4-1-20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市场就只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发表于 2014-1-20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兰家富,
这位“中江表哥”不错!
发表于 2014-1-22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川剧名丑兰家富叫好!谢谢山野老叟网友转发此帖!

101742xyyuympjnyl94mmp.gif
183751ha1q0jgw0qbvq0m1.gif
鲜花送给空间朋友2368713.jpg

发表于 2014-1-22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初来乍到,请多多关照。

发表于 2014-1-22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