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川、青、滇、藏毗邻地区“康巴艺术节”筹委会2003年3月康定协调会精神,为充分展示地区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风采,展示康巴地区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把艺术节办成富有特色和影响力的节庆盛会,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毗邻地区的友谊与合作,提升香格里拉核心区旅游品牌,促进共同繁荣,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特制定本大纲。 一、主题、宗旨、目标、原则及思路 名称:第四届康巴艺术节暨中国·甘孜香格里拉国际旅游节 主题:魅力康巴文化——梦幻香格里拉 宗旨:友谊 开放 创新 发展 目标:展示康巴文化,拓展旅游品牌,搭建融资平台,提升甘孜形象。以“两节”为契机,节前筹备工作与做好项目、招商等工作相结合,为搭建招商引资、经贸洽谈、项目争取创造有效平台;节中直接与旅游挂钩,以扩大影响,最大限度拓展旅游品牌,再造一个“旅游黄金周”,拉动经济增长。要以全新的思路提升艺术节的内涵和档次,在隆重、热烈、高品位的气氛中实现艺术搭台、经济唱戏、推动发展的目标。 充分发挥全州上下各方面一切积极因素,通过“两节”的成功举办,沟通与周边的关系,促进进文化交流;融通与外界的关系,增进合作与友谊;密切与上级的关系,赢得国家、省的更大支持。 原则: 坚持文艺展演与优势产业展销相结合;艺术节庆旅游宣传促销相结合;文化交流与推动经济发展相结合;文化演绎与经贸洽谈、招商引资相结合。整个活动要充分体现热情、周到、安全、特色、愉悦。 思路: 政府主办、运用节场、吸纳企业、群众参与。康巴艺术节是跨省、区的活动,事关甘孜州的形象、四川省的形象,必须作为政府行为,高度重视;由于地方财力限制,整个活动应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吸纳企业参与,使其更活力、更有保障;同时组织和动员全民参与,无论是文艺表演、民居接待、地方特产推销、旅游商品生产等应尽可能发挥组织和群众的积极性。 为使艺术节提高档次、且更具声势,把年内计划举行的活动安排放在艺术节前举行,以利抓好舆论、适度造势。活动整体布局以康定为中心(主会场),以旅游重点区域和精品景区为辐射(分会场);点面结合,整体联动,各具特色,实现多盈利。 二、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国家民委、省人民政府 省委宣传部、省民委、省旅游局、省文化厅。 主办单位:甘孜州委、甘孜州人民政府,玉树州委、玉树州人民政府,迪庆州委、迪庆州人民政府,昌都地委、昌都地区行署。 承办单位:甘孜州委、州人民政府及所属18个县委、县政府、州级相关部门、海螺沟管理局。 协办单位: 各赞助协作单位。 活动形象大使:亚东。 三、时间、地点 时间:2004年8月28日——9月1日,为期5天。 地点: 以康定城为中心(主会场),甘孜、炉霍、道孚、理塘、雅江、巴塘等县城为纽带(演出接待站),泸定县泸桥镇、海螺沟景区、康定县塔公乡、丹巴县章谷镇、稻城县金珠镇、德格县玛尼干戈镇为辐射点(分会场)。 四、规模、内容 主会场规模:三州一地参加艺术节活动的专业代表团人数为120人×4=480人;部分县和州级单位的文艺演出人员2100人,(其中康定、石渠、甘孜、新龙、丹巴、理塘、巴塘、得荣7县960人的踢踏、锅庄、弦子、县舞队,省藏校200人,康定师专300人,康定师范校100人);武警100人;除设有分会场任务的丹巴、稻城、德格、泸定4县外的州内其余14个县组14支歌舞演出队和服饰表演队528人(每县42名,含6男6女服饰表演队);抽调色达、康定、甘孜、炉霍藏戏团各40人共160人,由州级林业、财税、工商、卫生、农牧、水电、教育、电信、金融9个系统搭建彩车。 主会场内容:开幕式大型广场文艺《祥瑞康巴》(北门广场);三州一地专业团队剧目展演(康定剧场);州内业余团队歌舞表演(情歌广场);《康定情歌》之夜大型文艺晚会;评选“康巴汉子”、“康巴之花”;康巴服饰表演;藏戏表演(情歌广场);康巴狂欢夜(在情歌广场三州一地各主持一个晚上,我州先期示范性演出);三州一地美术、摄影、书法作品展(康定剧场二、三、四楼);组织游客及来宾游览(具体旅游方案另行拟定);康巴文化研讨会(情歌大酒店);经贸洽谈、招商引资签字仪式(州政府五楼会议室);部分团队参加“送文化”下乡和慰问驻地军警演出;康巴风情系列展览(州群艺馆展厅);艺术节闭幕式及交接会旗仪式(北门广场);在跑马山、野人海、塔公草原以情为主线,开展百对情侣“转名山结亲情”、“戏马背传深情”、“游神湖留真情”系列活动。 各分会场活动纳入整个艺术节统一部署、统筹协调,设定为分会场的县要各尽其能,围绕艺术节的主题、宗旨和目标,以热情、周到、安全、特色、愉悦的原则搞好创意、定位、策划和组织工作,力求把各分会场办成既有浓郁地方气息,又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盛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