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99|评论: 3

[交流共享] 【昔日之星】川剧著名文武女小生--- 喻 龙 (汉安风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6 10:14 | |阅读模式

    川剧著名文武女小生--- 喻 龙   

                                  内江 汉安风物
2010-7-1 17:07   作者  张宗基

    对于四川人来说,川戏可以说是“当家花旦”。电视不普及之前,川戏是可以“当饭吃”的。川人的文化生活大约就是“川戏加曲艺”。川剧场子只有几百人的座,只好早午晚三台地轮着演。隆昌50年代县城只有4万余人,哪里来了戏班子都有什么好角色演什么都成了街谈巷议,而且很快传开。

  我那时常跟大人进场子看戏,常常见到喻龙的戏牌:“特邀著名文武女小生喻龙主演……”这样的戏牌语一般是用在名角身上的。足见喻龙在五六十年代是一个红艺人。之所以“特邀”,是因为她在川西坝子一带就有名气,是郫县川剧团的台柱子,当家文武小生且任着副团长之职。虽说是副团长,年龄却只有19岁。她刚担任副团长时只有16岁,1937年出生于成都。喻龙至今生活在隆昌金鹅镇。

  喻龙学戏时年仅5岁。她的父亲在四年前即已去世,五兄妹靠母亲打毛线、卖炭火为生,少小学艺也就是谋一条生路而已。那个时代就业的路子很窄,1942年几个人去拜师,只有她被选上,师父是“玉清科社”的汤玉勤,又认他是“干保保”(义父)才得以为徒,算是有了一口活命饭,松了一点当妈的担子。拜师礼也简单,买不起“刀头”送不起礼钱,作几个揖磕几个头就算拜了师。师傅也不计较,看中的是她的可塑性。喻龙不仅名字男性化,个性也刚强,便唱男角。她最早的戏是《铁笼山》,演铁木尔。那时还才十来岁,首演便取得成功。从风格来讲,喻龙属硬派小生,扮相好、身材好。最早在眉山一带随“新又新”剧社巡演于乐山一带。回想起那时的生活,喻龙印象最深的是学艺。一个剧团要想生存,必须有后台,政府是不管事的。剧人又属“三教九流”不为人所重。“新又新”是川西坝子的名剧团,仍然不得不找一个后台,这后台便是刘师长。这个刘师长是刘文辉的还是刘湘的还是潘文华邓锡候的,她无从知道,但她清楚要想在剧团把饭碗端正,唯一的办法便是学艺。除了老师教的以外,还要“偷艺”,所谓“偷艺”便是到“马门”上去看师伯师叔师娘们在台上的表演:一招一式一唱一念,都铭记于心。在那个“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年代,完全指望师傅教好多,是靠不住的。你必须博采众长,“吃百家饭”。

  喻龙至今记得练腿的苦,开始是在栏杆上压腿,然后把腿捆在胸前,膝盖要紧贴胸口,再下步把你捆在柱子上,腿捆在胸前,点一根香,香燃完了才把绳子解了。满以为“解放”了,却拉着你跑。当时脚已完全麻木了,如万箭钻心,但由不得你。好在到此便“毕业”了。耍花枪,锚杆子5尺长,红缨在手,舞动起来,前后翻转,不停不掉,又急又快,又要好看,还要左顾右盼,顾前顾后。因为舞台空间实在太小,你只能在你的空间内表演,稍不注意便伤及旁人,成为事故。所以舞台上喻龙饰演的双枪陆文龙、花荣等角色手中的花枪上下翻飞,如急雨闪电时,实际上是她从小就苦练出来的,那时稍有差迟,老师的棍子就打下来了。演文小生还要练翅子功。官帽子的两翅可以表现人物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时而左边动,时而右边动,时而两边都要动。就在壁头上照着影子练。正是在严师的苛教下,她才迅速成才,很快走红川西坝子,在新津、郫县、温江、崇庆、新繁等地。隆昌川剧团很欣赏她的才艺,以借调借演方式邀她到隆昌。到了隆昌以后,她又随剧团到周边自贡、宜宾、泸县、富顺、荣昌等地献艺,长达数年。

  在宜宾期间,隆昌川剧团带去的是《玉蜻蜓》上下全本,时长达四个小时。到了宜宾之后,却场场爆满,光这个本子就演了半个多月,当时隆昌川剧团。阵容整齐,正处于全盛时期,巡回演出其足迹远达重庆、成都等地,把“资阳河”的川剧高腔、艺术唱响了巴蜀大地。在重庆巡演期间,《芙蓉花仙》受到追棒,久演不衰。重庆川剧团名角姜尚锋看了戏说:“妹娃子,你还演得好嘿,把我都感动了!”在《玉蜻蜓》中,喻龙饰演申贵生、徐元宰两角。这两人不仅是父子关系,而且性格迥异。表演上存一定难度。喻龙表演到位,受到观众追捧。此戏在内江演出时,为了照顾踊跃的观众,不得不把演出地点由剧场改到能容纳5000多人的灯光球场。既便这样,也演了半月之久。

  在《铁笼山》中,喻龙主演铁木尔,她兄长李小军(艺名)饰演“杜后”(反串)。李小军是贵州毕节川剧团团长。兄妹同台联袂献艺传为佳话。

  对于川剧的绝技,她演过“变脸”,当时“变脸”的技术尚属早期,是用驴皮做的,是九变脸,即要变九次,曾在解放后演出过,受到观众欢迎。

  喻龙的童年在苦难中度过,建国后成为台柱子又身兼剧团领导之职,每天忙于演出和排练,身心完全放在事业上,个人的事完全无暇顾及,还要照顾老母亲,喻龙虽然业已成名,但艺无止境,川戏艺术的许多新课题尚待她去探索,川剧的绝活“滚灯”、“吐火”、“变脸”等,她学到手的仅“变脸”一项,带新生艺徒的任务也重。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川剧时时停演,她才有时间来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时年已届“而立”。经人说合与一再婚复员军人成亲。她的夫君此时已有一女儿十来岁。原妻已故。仅管她是才貌双全的知名演员,但在社会习俗中,一个30岁的老姑娘,是只能让人家来挑你了!喻龙与这位夫君厮守一生,生有二子。夫君也是一生坎坷,年仅六旬便病故撒手而去。使喻龙在晚年又平添许多寂寞与愁烦。

  许多年过去了,喻龙也成了七旬老人。她当年的风姿与才华至今为不少老戏迷所津津乐道。在隆昌老干局河边茶馆,常有一帮老戏人每天上午在那里聚会,内中有一满头银霜的老太,依然保持着武功演员的优美身材,她便是当年驰骋在川剧舞台上的著名文武女小生喻龙。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2-11-26 11:41 |
喻龙确实很不错!我们同台演出过。:):):):):):)

发表于 2012-11-26 22:16 |
谢谢杨老师报道一位艺术家的艺术人生!非常感人!请问有喻龙老师演岀视频吗?很学习!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2-11-27 07:10 |
7c014a59-fdd5-4125-8b36-9459860e1270.jpg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