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江湖管家

[转帖] 360隐私泄露门的演变时间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7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万涛指出,360使用的是云端控制技术,单检测桌面软件很难检测到问题,对整个过程与环境进行检测评估才能更好地说明问题。

发表于 2012-11-27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我的网民支持360,毕竟网民用了360公司这么多年免费的服务,在360公司需要我们支持的时候我们也给予360公司相应的支持,他们给我们免费的服务是无私的那么我们也要无私的声援,要不然我个人都觉得于心不忍,良心上说不过去。

发表于 2012-11-27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石文昌曾表示,如果安全软件不遵守软件安全机制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 最小特权原则(POLP,principle of least privilege),而是利用特殊权限,进行非功能实现所必须的操作,其对系统权限的滥用将影响到用户系统的信息安全。

发表于 2012-11-27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上网安全是第一位的。要是像腾讯公司所说的QQ是安全的?那么怎么有QQ号被盗的事件发生?我是外行,只能说说表面的事。望大家指正

发表于 2012-11-27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与会专家表示,“根据此次中科院的研究报告,和之前社会各界对360软件安全性的质疑,360公司以安全为名、行盗取泄漏用户隐私之实的一系列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工信部2011年第20号令颁布并于2012年3月15日实施的《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若干规定》中的相应条款”。

发表于 2012-11-27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公司自本文件发布5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道歉,妥善做好用户善后处理事宜

发表于 2012-11-27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该《个人隐私泄露风险的技术研究报告》标明“V1.0”,发布者为“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保密技术攻防重点实验室”,发布时间是2012年11月。

发表于 2012-11-27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发展极快的设计学科,大学生一年级时所学的最新知识到毕业时大多已经过时。设计与销售周期——构想、发明、创新、模仿——在不断缩短。在20世纪40年代,产品周期可持续三四十年

发表于 2012-11-27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怪不得我浏览网页那么慢呢,原来是浏览器自己在收集我的信息花了时间,哎dyc4

发表于 2012-11-27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举例称,当用户在360安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一个完整的网址时,360浏览器会向360公司的特定服务器依次发送用户的每一次输入数据直至输入完成,发送的信息包含了能够确定用户唯一性的ID,这可能会导致特定用户的地址栏输入以及浏览记录容易被跟踪和泄漏

发表于 2012-11-27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方周之争已与曾经的3Q大战一样不了了之,但官方的调查结果终究还是出炉了,为以后的类似争端提供了先例,对于规范混乱的互联网江湖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发表于 2012-11-27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10月,工信部方面着手调查了方舟子指控360浏览器侵犯隐私一事。

发表于 2012-11-27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斯坦福大学对大量浏览器最近斯坦福大学对大量浏览器”隐私浏览”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这些浏览器所提供的“隐私模式”并不完全隐私,而且有大量种类的信息都可能在使用隐私模式浏览时遭到泄露,同时这份报告将会在本周的USENIX安全会议上发表

发表于 2012-11-27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国内外个人隐私泄露事件的频繁发生和对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视,人们越来越关注日常工作生活中计算机软件、移动终端以及高技术带来的个人隐私问题。

发表于 2012-11-27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就是不同浏览器用户使用隐私模式的比例也不一样,IE浏览器的用户只有2%会使用隐私模式,这还统计了上黄网的人数,而 Safari 浏览器的用户大约有14%会在上黄网或者网购的过程中保持使用隐私模式的习惯

发表于 2012-11-27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问题上,不仅需要安全软件厂商的努力,而且需要相关涉及用户隐私和金融安全、公安机关等相关机构协同作战

发表于 2012-11-27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保密技术攻防重点实验室对当前常用软件和终端产品的用户隐私保护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一些有关隐私保护存在的风险

发表于 2012-11-27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提供强大的工具构造特定的攻击方法。因为网络内服务器及其它设备对相同协议的实现存在差别,所以预制的扫描方法肯定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发表于 2012-11-27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味着近期关于360浏览器“是否安全”的争议终于有了权威结论


发表于 2012-11-27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主要从常用软件、网络服务、移动终端以及声光电磁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实验室的研究结果和发现。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