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9月22日下午,四川巴中支队营区内一辆全身通红的长安之星小型车,身上印着“有警必出,有灾必救,119农村消防”的字样格外引人注目。这辆长安之星小型消防车标志着全市新组建的唯一一支农村义务消防队有了自己的消防车,也是巴中着力推进“消防进村”工程的首个亮点。
该车具有小巧灵便,通过性极强的特性,能进入大型消防车难以进入的公路、街道胡同、狭窄居民住宅、乡村小道。车上配备的消防枪配合其系统使用,可根据需要方便快捷的实现多种方式灭火。这种方便且多功能的消防装备,对于扑救大面积物质火灾、在火灾扑救过程中保护消防人员的安全具有良好的效果。 随后,司令部还向志愿消防队赠送了消防头盔、消防鞋、腰带、消防安全绳、65型训练用水带、分水器、以及转换接口等专用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品。消防官兵就如何抛水带,如何使用水枪,如何扑灭初期火灾,如何维护保养消火栓、消防器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讲解。队员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认真听着的讲解,看着消防官兵抛水带时的技巧,还不时地向消防官兵提问。“水带要怎么卷?”、“接口要怎么接?”、“平时消火栓该怎么保养?”。消防官兵一边耐心的回答问题,一边细心地示范给大家看。此外,还为队员们讲解了发生火灾如何正确报警,如何正确逃生等消防安全常识。周副参谋长深入分析了农村消防形势后,对志愿消防员为通江消防工作做出的奉献和贡献表示深深的感谢,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为巴中消防工作再创辉煌。 此次支队赠予的基础消防器材装备,为农村义务志愿消防队扑救初起火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加上新添置的消防车,标志着全市农村义务志愿消防队装备建设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灭火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据悉,“巴中首支农村义务志愿消防队”于2009年8月25日成立,驻扎于通江县广纳镇街道,现有消防队员15名,消防车1辆,消防水泵2台,水带400米。“巴中首支农村义务志愿消防队”的成立对推动全市的农村消防工作具有很强的示范引导作用,是群众自发防范火灾、建立自防自救体系的一种新形式。消防队一方面担负着本村的防火安全检查,消防宣传,普及消防知识;另一方面就是快速处置本村范围的初期火灾,这给巴中的“消防安全进农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今后,巴中支队还将在更多的村庄推广志愿消防的经验,提高农村地区的防火安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