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46|评论: 9

[百家争鸣] 林兆华谈戏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4 21:34 | |阅读模式

  林兆华简介:

  林兆华在80年代与剧作家高行健(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合作,对中国当代剧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绝对信号》(1982)、《车站》(1983)、《野人》(1985)等作品同时从戏剧文学、剧场形式和思想内容上突破传统中国式现实主义戏剧,引发了80年代实验戏剧、小剧场的潮流,正式开启中国戏剧进入现代主义阶段的大门。
  90年代,林兆华与剧作家过士行合作的《鸟人》(1993)、《棋人》(1995)、《鱼人》(1997)、《厕所》(2002)等一系列作品,从对戏剧艺术的探索到内容与时代的关连,都引起了观众和文化界的广泛关注。
  当代歌剧如《夜宴》(2003)、《狂人日记》(2003)、京剧如《张协状元》(2003)、《杨门女将《(2003)等,是他在表演艺术领域中施展非凡创意的作品。除了戏剧创作,他亦担任了大型艺术节的艺术总监,如契可夫国际戏剧季(2004)、易卜生国际戏剧季(2006)等。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林兆华的作品就陆续受邀至莫斯科、柏林、意大利以及东京等地进行海外演出;德国、日本等国的当地剧团多次邀请他导演戏剧作品,林兆华并且常常应邀参加欧洲各大著名戏剧节和戏剧学术活动等国际戏剧学术交流。1987年,林兆华受邀成为国际布莱希特学会成员。2005年,他复排焦菊隐版的《茶馆》并往美国巡演七周,好评如潮。2006年,他的作品包括《娜拉的儿女》、人艺年度大戏《白鹿原》和即将上演的易卜生巨著《建筑大师》。
  北京林兆华戏剧工作室
  林兆华戏剧工作室于1989年成立,致力于创作当代戏剧精品。除制作林兆华的导演作品外,工作室未来的发展将致力于培养中国年轻一代的戏剧创作者,组织及参与国际交流,邀请海外著名艺术家来中国进行培训和展演作品,推动中国戏剧在与今日世界的直接对话中得到发展。工作室的重要作品有:《哈姆雷特》(1990)、《浮士德》(1994)、《棋人》(1995)、《三姊妹等待戈多》(1998)、《故事新编》(2000)、《查理三世》(2001)、《樱桃园》(2004)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1:39 |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1:42 |
qingclr 发表于 2012-12-14 21: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1:45 |
qingclr 发表于 2012-12-14 21: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1:47 |
qingclr 发表于 2012-12-14 21: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12-14 23:07 |
:):):):):):)

发表于 2012-12-15 11:37 |
  林兆华是当今戏剧大导演,凤凰采访讲的深刻,佩服。感谢上传!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2-12-15 11:59 |
  再才华横溢的大师,面对体制,面对无文化的文化官员,也只能一声叹息!

发表于 2012-12-15 17:04 |
长歌悠悠 发表于 2012-12-15 11: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再才华横溢的大师,面对体制,面对无文化的文化官员,也只能一声叹息!

  林大师说的“戏剧家很多被招安”,是这么回事吗?

发表于 2012-12-17 10:58 |


    我记得,凤凰网的这个访谈视频还附有其对话的文字记录。林兆华先生认为,戏剧是“游戏”,是“玩”。川剧界的演员、编剧千万要重视川戏的娱乐性!观众掏钱买票看戏是休闲,图乐,不是来听说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